信贷新手学习建议:新入行多看银行信贷业务培训教材要领!|行业动态-昆明快贷
欢迎访问昆明快贷网!
13658875882
1365887588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信贷新手学习建议:新入行多看银行信贷业务培训教材要领!

发布日期:2023-01-01 15:30:22 浏览次数:

针对新入行的建行信贷客户经理,最好是无法有一个高手指点。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两年书”,关键时的一句点拨,能够让新手少走许多弯路。但即便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就自己多学习吧。

一、信贷新手学习建议

1.学习信贷管理细则与基本政策。银行的各项贷款政策,如监管层发布的“三法一指引”(比如《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贷款通则》,《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等,是商业银行经营贷款业务的基本准则,熟练掌握,能够尽量减少违规,提高业务水平,此外,还要多学习各银行建立的有关贷款业务流程、授信审批管理等方面的机制条例

多看业务档案,尤其是风险项目业务档案,看时假如是自己操作这种的项目,自己怎么去看到风险,如何去判断,可以进步更快。

信贷新手学习建议:新入行多看银行信贷业务培训教材要领!

2.多看银行贷款业务辅导教材,熟悉流程,掌握技巧。如果能收集到更多其它银行的培训教材就更好,比如建设银行的职位资格培训教材《对公信贷业务用户经理篇》,农业银行的《法人客户贷款审查手册》(全面、可操作性强),工商银行的《公司贷款客户风险预测实用指南》(探讨深入),《信贷管理指南》(平台全面)或者美国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从银行角度对企业财务进行探讨),《公司金融贷款产品指引》(具体易懂),《固定资产项目评估》(有众多内容也适用流动资金贷款项目)等。

另外可以多看各家银行的风险案例书,比如美国银行的《信用审查案例探讨》(资料详尽、全面)、招商银行的《风险案例汇编》(对产生风险的企业原因、银行原因均有分析)、江苏银行上海分行的《授信风险管控案例集》(关键细节表述较好)等,多看失败的实例,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可以迅速成长。

3.阅读公开发行的贷款书籍。《信贷分析与公司借款》,是由国际金融公司美国工程研发中心发起,作者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咨询学者韦文(James),提炼和小结了很多国际银行在贷款分析和风险管控方面的普遍适用经验,不少银行编写的辅导教材或多或少都有这本书的影子,对于手头缺乏银行贷款培训教材的授信新手,这本书在必定程度上可以填补缺憾。此外,还有刘元庆的《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何华平的《一本书看透信贷》。崔宏的《财务报表阅读与贷款分析实务》,从信贷角度进行财务预测;黄武的《小额信贷评估技术与风险控制》,对小微企业信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顾剑的《行业风险与信贷案例》,行业分析与实例预测相结合。

另外,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的《学会洞察市场》,对信贷的市场预测有参考作用。

4.尽量减少自己的会计预测、审计水平。如果缺少财务理论基础,在信贷的这条路上走出来会很难。具体看书可以先从基本的会计管理和审计学教材看起,如荆新的《财务管理学》,秦荣生的《审计学》,有一定的财务理论基础之后,可以看一些诸如《注册财务师会计经典实例教程》,以及登录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培训教材的《审计》等。

5.学习相关法律常识,包括《民法典》《公司法》《银产业监督管理法》《企业破产法》等与银行业务相关的法律,在这方面可以看傅金波的《民法典时代商业银行借贷合规管控指南》。

二、信贷分析思路

从个人经验来讲,我觉得信贷业务主要分为尽职调查和企业分析两个别:1.尽职调查包括:①现场调查;②网络调查;③高管调查(主要是企业主访谈);④财务调查。2.企业分析包含:①基本状况预测,包括资信与治理、股东与团队;②资金分析,包括资金来源分析、资金使用预测(财务分析)、资金需求预测、资金偿还分析;③生产预测,包括宏观与市场预测、经营管理分析、产品分析;④担保分析。

信贷新手学习建议:新入行多看银行信贷业务培训教材要领!

企业一旦没有调查预测清楚,存在风险隐患,再好的业务产品都有也许出问题,如某行以存款质押为某企业开立远期汇票信用证(总额3000万元),属于低风险业务;准入时该行重点审核用户提供的提单和贸易背景,未对用户的经营状况、股东情况等进行深入认识;之后公安机关因企业涉嫌违法经营,冻结了企业在工行的存折质押账户,致使到期存单无法申请退还手续,客户无法提供资金用于信用证项下付款,造成垫款形成不良;然而该银行动用了诸多渠道,历经三年万般艰辛才得以解封存单,归还借款,但仍产生了一定的收益损失。

尽职调查是一个复杂的平台项目,其难度一点也不超过企业风险预测,而且更关键。

三、信贷业务的三个重要风险来源

1.假报表

假报表可以说是金融界的顽疾,就像牛皮癣一样总也去不掉,而且也有越演越烈之势,从上市公司到中小微企业均有这样状况存在,虚假报表严重制约对企业风险的判定,将可能导致:低估商誉负债率、掩盖亏空、高估流动资金担保需求等各种后果(详细请阅读“风控科技”公众号文章“”)。

有的银行对会计状况的尽职调查,只规定对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总额等重要科目,占相当大的科目,同比(减幅)变动幅度较大的科目,异常变化的科目等进行审查。但仍然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总额等重要科目符合规定,如果其它科目造假,虚假报表也同样会严重扭曲对风险的判定,举个实例,如果一个企业销售总额1亿(经过确认确实开票收入有1亿),银行贷款1500万,净收入500万,表面上看这个企业经营情况还不错,再贷1000万,也不要紧;然而即使这个企业民间融资借了4000万,每年光利息就有1200万,把隐形债务还原进财务报表(放回其它应付款科目)的话,那么盈利500万马上就成为亏损700万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资产债务率很快可能就飙升到90%;此外更危险的,是银行的新增1000万处于这个企业,有也许是去当做“接盘侠”的,银行借贷进去,高利贷者退出,然后可能银行新增贷款进去没多久,老板就“跑路”了。此外也有其它各类复杂的造假手法(详细请阅读“风控科技”公众号文章“”),所以如果重要科目、占相当大的科目没有弊端(高明的造假者也不会让科目同比、环比变动幅度较大或异常变化),也不能确保不是假报表,不出疑问。相关真实案例还可阅读“怎样看出财务报表中的「隐藏性负债()」?-知乎”。

如果企业经营与风险情况没有调查知道,就与企业合作、放款,那么即使合作的企业是好企业就或许不出风险,合作的企业是经营不善的企业,贷款就或许出现问题。

2、银行过度授信

盲目授信有两种状况,一种是不知已过度授信,被假报表所误导,认为企业真有足以匹配借款数额的销售总额,就如上文所提及的表面盈利实际营收,有大额民间融资的民企;也有的企业仍然没有营收与民间融资,但也情况通常,过度授信后多余资金转入其它领域,埋下风险隐患。还有一种是明知过度授信也再次支持,如某小型国有钢铁控股,因为规模、技术、产品等方面属于中国市场龙头,是当地支柱型企业和收入大户,不少银行由于企业股东背景、规模贡献等指标对该国有企业过度迷信,在营业利润144亿,短期贷款133亿(不包括大量贷款、应付票据)状况下,第二年短期借款继续下降二十多亿,最终该企业在第四年解散重整,债权行损失惨重。

3、企业乱投资

有些企业初期发展非常成功,初具规模后,企业老板忘乎其实,不顾自身财力物力限制,开始“大跃进”式的飞跃,盲目上项目。由于这些企业老板是科技或营销出身,很少是从财务做出来的(全国工商联曾在中国21个城市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有70%左右的民企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财务上缺少统筹规划的素养,处理不好已有企业与新项目在资金或者其它各类资源上的分配关系(或者由于人才的缺少,使原有企业与新项目在管控上发生混乱),导致原有企业缺少流动资金,新项目又形成不了成效没有现金流,资金链断裂进而倒闭。

企业乱投资表现在:有的围绕主业盲目扩张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不顾自身实力,乱投资乱融资,摊子铺得太大,多个工程同时建设,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依靠举债建设,资金链断裂崩盘,如当时的湖南太子奶集团,如果其创始人不盲目扩张、盲目融资,今天的国内头号奶饮企业就是“太子奶”,也许就没有“娃XX”这个品牌了;有的围绕副业盲目扩张,企业老板一心难以二用,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各方面的必须,结果造成初步扩张的副业还没造成效率,而主业又被拖垮;最危险的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过度投资,因为原有业绩收益低,看见别的市场利润较高,经不起诱惑进入一个陌生领域,自身又缺少相应的经验、技术、资金、市场等相关资源,最终“败走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