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也能存在“银行”?湖北首个“牙齿银行”在光谷成立,一人存储全家受益
发布日期:2024-11-23 10:48:24 浏览次数: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吴凡 孙小芳
实习生 林辰铉
牙齿也能存在“银行”?对。所谓的“牙齿银行”,其实是存储、研究和利用牙髓干细胞的地方,而且对用户大有用处。
8月2日,新北辰集团牙髓干细胞存储、研发与应用中心,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成立。这个平台又被业内通俗称为“牙齿银行”,系湖北省内首家,市民可以自愿将符合条件的儿童乳牙、青少年恒牙和智齿中牙髓干细胞存储在专业平台中,用于临床研究和今后对多种疾病的干预治疗。
“牙齿银行”能够做什么?
据“牙齿银行”平台运营方、新北辰集团副总经理吴凡表示,他们开启了百万颗牙齿公益存储计划,希望汇聚丰富的牙齿资源,在武汉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牙髓干细胞存储、研发与应用中心。
中心一方面,在存储者自愿的前提下,宝贵的生物材料将为医学研究与疾病临床治疗提供支持,为老年痴呆、骨关节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道路,另一方面,也为每个人的未来健康存储一份更加安心的保障。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6-30岁年龄段人群用户,经过存储者签约、检测、提取和冻存等环节,才能从乳牙、恒牙或智齿中制备和保存牙髓干细胞。“牙齿银行”后续还会根据合约条款在生效期限内及时取出牙髓干细胞供用户使用或授权给第三方使用。
有专家解释,存储下来牙髓干细胞,存储牙髓干细胞,一人存储全家受益,就是为家人备份生命的健康种子。一旦有需要,结合相关干细胞疗法,参与病变和受损组织的修复治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再生医学中心主任、中组部国家级青年人才、昆士兰大学终身正教授叶青松,受聘为“牙齿银行”平台首席科学家,全程指导并推动存储计划的实施。
叶青松透露,医、企双方将联合致力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就实验室建设布局、人才团队的建立、牙髓干细胞制备从存储到研究到应用的全过程,展开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希望一起在光谷打造生命大健康产业的细分赛道,引领未来产业的发展,同时帮助患者“病从口治”。
牙髓干细胞好比是“人参果”
“干细胞好比是《西游记》中说的‘唐僧肉’或‘人参果’,吃了它能够长生不老。我们长期以来在追寻长生不老的秘密,其‘唐僧肉’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叶青松介绍,从人牙齿内部牙髓腔内软组织中分离出的成纤维状细胞被称为牙髓干细胞。牙髓干细胞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叶青松透露,多年的研究表明,牙髓干细胞可以大量增殖和多向分化,是一个理想的再生医学种子细胞。它除了能形成矿化结节能力的细胞外,还能够经过诱导,分化为骨、肌肉、血管内皮、肝、神经等细胞系类型。
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原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樊明文教授认为,随着干细胞科学和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牙髓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凸显,全世界已经有许多患者从牙髓干细胞治疗中受益。
历经数十年科学发展,目前国内外已出现诸多运用牙髓干细胞治疗牙周口腔类疾病、退行性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的临床试验项目,初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牙髓干细胞研究领域,我国的研究水平处于全球领先。
极目新闻记者从公开信息中发现,国内上海生物样本库正在大力推广牙髓干细胞的存储,广东省中医院干细胞实验室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实力和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林团队,将牙髓干细胞成药之后,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三期阶段,不仅能治疗慢性牙周炎、再生牙周组织,还能再生生物牙根。
(来源:极目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