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的经济困难,被严重夸大了:好消息,别装作看不到!|行业动态-昆明快贷
欢迎访问昆明快贷网!
13658875882
1365887588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当下中国的经济困难,被严重夸大了:好消息,别装作看不到!

发布日期:2024-12-24 16:49:47 浏览次数:

文 | 李川

最近,接连看到说当下经济很惨:

就业难,大批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消费萎靡,老百姓不敢花钱。楼市不振,房价下跌,资产缩水,许多城市已经跌到了2017、2016年的行情。

甚至有人形容中国经济到了“崩溃边缘”“民不聊生”“危机”。

讲真的,这太耸人听闻了,不是实事求是。

最近一两年经济下行压力确实大,但所谓“危机”“崩溃”,那是被严重夸大了,绝对不至于。这一点我还有充分信心。

经济压力确实大,这是事实。但另硬币还有另一面,也不能忽视。悲观的事情大家说了很多,今天说点乐观,给大家打打信心吧。

都说消费萎靡,尤其是最近餐饮业不景气。

但另一方面,我还看到:旅游消费非常强劲,景点人山人海。

今年暑假,我带娃去了徐州、南京。每个城市都是人山人海,酒店爆满,博物馆一票难求,吃住行都是死贵死贵的。

没钱,怎么那么多人出来玩?是因为都不买房了吗?特别查了一下。全国几乎所有城市旅游都很旺盛。

拿我去过的徐州来说。

今年1—8月,游客同比增长了30%,27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3800多万。游客消费158亿,增长了28%。

南京也差不多。暑假53家重点监测的景区接待3800多万,同比涨了20%。人均文旅消费1154块钱。

看样子,北京、上海等地情况也差不多。

不是说消费萎靡,没钱吗,不舍得花了吗?这景区里,又到底哪里来的钱,哪里来的人?

旅游是要花真金白银的啊,吃、住、行,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增长20、30%这个很不错了啊。到底为什么旅游会这么旺,是虚火吗?

最近一两年,还看到一个非常惊悚、非常吸引眼球的说法:外资在流出,外商在逃跑。

我认为,这个绝对是夸大其词,唯恐天下不乱。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招商引资一直是重中之重。如果说经济下行压力大,那招商引资、办企业的劲头应该更大,不太可能把人往外赶啊。

外资有起有伏很正常,个别地方可能有外商企业倒闭、转移投资等等,但那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情况。有亏有赚,有来有走不稀奇。

查了几个报道,权威的数据是: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68万家,同比也增长了14.2%。制造业使用的外资超过1400亿,比重也比同期高。

刚刚特意去搜了下外资标杆企业特斯拉的情况:今年1—7月,ModelY这一款在中国卖了24.4万辆,销量增长的很快。8月份还创了新高。

整个中国的新能源车,一个8月也预计要卖到105万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啊。整个汽车行业,今年上半年,收入4.8万亿,增5%、利润2377亿,增11%。

这个情况不能算差吧?

买一台车,少则8万、10万,多则20万、30万,对一个家庭都不算是一件小事,没钱怎么车子卖的这样好?

另外,还看到还有人说外国人不来中国玩了,大街上外国人门可罗雀之类。这个在2020—2022年可能确实是,原因众所周知。

但是今年,过去的7个月里,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超过了572万人次,同比增长了403%。商务活动也是大增81%。

这显然是在活跃啊。人数在增长,在恢复,耐心一点。

出口、投资、消费是三驾马车,又去看了一下外贸的情况。

7月底的时候,海关方面公布过数据,2023年外贸进出后值比2012年增长超过17万亿元啊。

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外贸排在前面国家一年的进出口量。同期,海关监管货物量也大幅增长了54.5%。

其中高技术产品、自主品牌产品都不错。我身边做外贸的朋友有亏有赚的,总体反映还可以。

说消费萎靡。

我看上半年中国国内手机卖了1.47亿部,同比增长了13%。华为上半年卖了4100多亿,增长了34%,赚了550多亿,净利润率13%。

说真的,看到这些乐观点的数据,我有点被搞糊涂了。

查了好多方面的数据、案例,确实有许多不好,下降了、甚至腰斩了、断崖下跌了。

房地产确实不好,就业压力也大,小微企业也难。餐饮业好像不太好。这个不用讳言,不用讳疾忌医,不用掩耳盗铃。

但另一方面,整体的经济还在增长啊,虽然没过去7%、8%那么高,但也有5%、6%,放到整个世界,这个情况都不算差。

许多亮眼的行业、产品,20%、30%的增长也是有的。

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觉得信心不足?为什么大家觉得难,觉得很危险?可能老百姓获得感少了。

尤其是房价。以前许多人觉得房价跌了,皆大欢喜。现在发现,楼市不振,建筑业、装修、金融上下游太多,有点牵一发动全身的感觉。

还有就业。这是民生之本。我知道的几个学法学、生物、化工的,找工作很难。前些天,我看网上经常有人爆料,说一个班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全部去考研考公,等等。

还有工资。许多行业都在降本增效。据说连许多吃财政饭的都受到影响了。

这些都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感受也最强烈。其他的面上、行业上的大增长,大成就,未必能直接感受到。但是口袋里工资多没多,桌子上肉少没少,那是一目了然。

对当下,我的想法是: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经济情况错综复杂。任何一个宏观数据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到成百上千万人,不能只看一面。

你要是专注于搜集负面信息,盯着那些下滑的数据看,那可以找到无穷无尽的案例来佐证你。反之,你要是只看乐观的消息,那也一样。好坏的事都有,如何判断,如何分析,才见真章。

人的天性,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说负面、说危机、说惨状,潜意识里是在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是一种示弱,转移注意力,也会引发更多的同情。于是在不自觉中,会夸大自己的遭遇。

所谓闷声发大财,你要是在自媒体上说自己多赚钱,生意多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一般人都是三缄其口的。就像你很有钱了,但是怕别人借钱,于是往往会故意的哭穷。

现在这个时刻,千万要警惕、自省,不能陷入自我预言实现之中,就是一旦有负面暗示,就去拼命搜集不好的消息,自我佐证,忘了用多元的信息、综合判断。

我并不是说不乐观、糟糕的消息没有。那肯定是存在的,要实事求是,不要遮遮掩掩。我自己的判断是,好的坏的,可能都是幸存者偏差。每个人都是从身边的世界去观察。

也许一个微小的变动,慢慢传导到像我这样的最底层,还需要时间。希望传导到最后都是好事吧。

放宽视野,长远一点看,我看改革开放的历史,最起码最近40年来,外媒唱“中国崩溃论”几乎就没停过,一些被誉为“良心”者说的话,也都是在批评我们,几乎没说过好话。

可是平心而论,你回过头去看,这40年,你家衣食住行有哪些变化?是好了,还是坏了,那答案不言而喻啊。所以看看历史,还是有点定力。

当此之际,信心最宝贵。

也许可以秉持的立场是,还是多观察,多思考,既不能盲目地乐观,也不要自怨自艾,太过悲观。

我有一种感觉,就是现在许多人,不管事实如何,就是跟风。别人都说差,他也说差,别人都说好,他也说好。风气起来了,整个社会信心好像都受到影响。原来也许行,在一个唱空看衰的氛围里,互相传染,就真不行了。

注意:我写这篇文,并不是在掩耳盗铃,讳疾忌医,好像不知民间疾苦,何不食肉糜。都是平头老百姓,都是在接地生活,风气、困难我也一样感受。我提醒的是:

作为个体,小心陷入自我预言实现的负面暗示,那只会越来越糟。忙着发财的人,是没有那么多心思在网上吵来吵去的。

还是认真地生活,多挣点钱,看看家人生活有没有改善,幸福感有没有变强,这才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标准。其他的看看就好。

最后,做个小调查:2024年,你的、你家的收入降了吗?你所在的行业,现在销售数据涨了,还是跌了?你身边有人失业吗?有大学生找到好工作吗?一起说一说,帮助大家了解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