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企业银行存款搬家理财产品可理解,但勿忘风险把控
发布日期:2025-02-18 23:27:41 浏览次数:
据多家媒体披露,近期银行理财产品认购规模猛增,上半年规模为29.85万亿元的基础上,7月就增长到了30.30万亿元;与2023年末相比增长了1.78万亿元,环比增长了1.69万亿元,分别增长了6.24%和5.90%。
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规模的扩张,可能不少人觉得是居民存款搬家所致,但事实上企业存款搬家亦做了不小贡献。有数据为证,据央行发布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0.66万亿元,但非金融企业存款则减少了3.23亿元,这其中绝大部分是企业存款搬家到银行理财产品所致。
居民追求高回报搬家存款是正常之事,而企业则更是如此,毕竟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实现盈利最大化是企业天经地义的永恒目标,企业存款搬家至银行理财产品是意料之事,可以理解。
因为,客观金融现实促使企业做出存款搬家之举:银行为遏制净息差不断收窄的压力,继续增强对实体企业信贷支持后劲,不得已实施了多轮大幅下调存款利率,银行5年期以上存款、包括部分大额定期存单利率进入2时代,5年期以下存款利率则进入1时代,活期存款下降更为明显;大额定期存单利率不仅随之下调,不少银行甚至向外宣布停止发行大额存单和叫停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以及取消对公或单位通知存款自动转存功能,这让企业存款利率现状以及收益进入一个非常低的“不堪”时代;加上监管趋严,整治资金空转和叫停银行手工补息,银行更无法通过“正规”渠道给企业存款补贴高额存款利息,更迫使企业热衷存款搬家。
因而,无论如何,对企业存款搬家的趋利避害行为,不宜过多指责,应予理解和支持:因为存款搬家行动可让企业资金收益提高和盈利能力增强。据普益标准测算,截至2024年2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分别为3.15%、3.38%、3.43%;存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分别为1.97%、2.06%、2.19%,明显高于四大国有银行1年期挂牌利率1.35%至1.45%的报价利率。尤其,银行理财产品在对公产品的设计上,多偏重低波稳健、流动性强等特点,充分展现了优于传统活期存款的收益潜力,满足了企业对低风险、稳定收益、灵活管理理财产品的强烈需求。再则,企业存款搬家,实质仍然不改资金流向实体企业的现实,只是变换了一种途径,惠及到另外一些亟需资金的企业。
即便如此,企业存款搬家同样切勿忽视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投资行为,存款保本付息,即便银行破产也有存款保险基金以及破产清算“兜底”,不存在太大风险;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资管新规已明确打破“刚兑”,实行“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银行不再对理财产品所产生的亏损风险担责。再者,银行理财产品受市场投资风险波动较大,收益不是固定的,加上投资的底层资产受到银行理财公司管理人员的理财知识、风险把控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总之,企业将存款搬家至银行理财产品,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搬家规模,千万不能“把鸡蛋将在同一个篮子”;同时,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把控能力,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正确处理收益率、流动性、投资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资管产品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随时关注产品的底层资产、投资策略、风险等级等信息以及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风险,避免存款盲目搬家。
(原文发布于中国经济网和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著名财经作家莫开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