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发展承诺新贷款【二】|行业动态-昆明快贷
欢迎访问昆明快贷网!
13658875882
1365887588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中国海外发展承诺新贷款【二】

发布日期:2025-02-25 13:12:48 浏览次数:

最近的趋势。近年来,国开行和进出口行的国际主权贷款承诺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020年和2021 年数据库记录了28笔贷款承诺,总价值为105亿美元,是近年来的最低水平,如图1所 示。 图 1:按年划分的中国海外开发融资

资料来源:基于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数据库,全球发展政策中心,2023年的阐述。

中国海外开发融资下降的一个因素是其自身不断变化的外汇供应。正如Dreher等人发现的那样,中国的金融与中国到2017年的经常账户盈余直接相关;与积累外汇储备相比,通过直接的主权融资,可以更积极地利用流入的外汇。图2显示了2008-2021年中国海外 发展融资承诺和经常账户盈余。从2009年到2018年贷款下降,这两者明显相关,但最近几年 这种关系并不成立。2021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反弹至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中国 的经常账户只是决定中国继续进行海外开发融资动力的众多因素之一,但这种反弹预示着未 来扩张的潜力。 图 2:2008-2021年中国海外开发融资和经常账户盈余

中国海外开发性融资(左轴)以十亿美元

整理自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数据库,全球发展政策中心,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2年。

然而,尽管中国已经摆脱了其最雄心勃勃的发展融资时期,但它继续以更慎重和更有针对性 的方式提供贷款,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而小”或“小即是美”的框架,优先考虑高质量、有针对 性的支持,而不是大规模的一般性支持。 表1显示了三个时间段的平均承诺额度、长度(对于线性项目,如铁路、管道和输电网络)和 面积(对于区域性项目,如水库和矿山)。第一个时期包括2013年之前的贷款,那一年中国 宣布了“一带一路”倡议。第二个时期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前五年,从贷款金额和支持 项目的地理范围来看,平均贷款规模都有显著增长。然而,在最近四年中,贷款的价值和期 限已恢复到之前的平均水平,并且对于基于区域的项目规模下降得更多。

然而,应该指出的 是,随着老挝南塔1号水电站等项目的规划和近期建成的水库蓄水,未来几年平均面积值可能 会从16平方公里上升。

表 1:按期限划分的,金融和地理上贷款承诺的平均规模【省略】

注意:平均长度和面积仅针对具有精确地理位置的项目数据集中的精度代码1)计算。线性项目包括公路、铁 路、管道、电信和电力线及类似项目。基于区域的项目包括油田、矿山、太阳能发电场、水库大坝、多栋建筑的综 合体和类似项目。2021年的贷款承诺仅限于两个部门:交通和运输公共管理(包括一般预算支持)。交通贷款 仅限于一个项目,该项目早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就开始规划,但贷款是在去年签署的:孟 加拉国的24公里达卡-阿舒利亚高架高速公路。公共行政和可自由支配的财政包括为安哥拉、 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土耳其的贸易融资和一般预算支持提供贷款。 这笔贷款不是启动新项目,

而是支持各国摆脱COVID-19大流行并恢复到以前的增长和基础设 施发展轨迹。 交通运输继续作为2021年唯一有贷款承诺的特定部门代表了过去几年的更大趋势。尽管整体 贷款大幅下降,交通运输支出的下降幅度小于其他部门。图3显示了与表1所示同一时期中国 贷款承诺的行业分布。在2013年宣布“一带一路”倡议之前,中国的开发融资表现出对开采 和管道的高度偏好,占2008年-2012年中国贷款总额的34%。第二个时期,交通、电力等基础 设施行业上升为新的重要行业,因此,贷款在各个领域的分配更加均衡。在过去四年更加有 限的贷款中,虽然所有行业的贷款都下降了,但交通行业的贷款下降幅度较小,占这一时期 所有贷款的33%。作为BRI贷款的一个核心主题,毫不奇怪,即使整体贷款已降至其先前水平 的一小部分,交通运输部门仍保持其突出地位。

图 3:按行业和期限划分,中国海外开发融资承诺 以十亿美元计【省略】

图 4:2008-2021年中国海外开发融资承诺的地理分布,总计

资料来源:作者基于中国海外发展金融 (CODF) 数据库,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2023年的阐述。

这种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早期对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国有企业和公私 合 作 伙 伴 关 系的 支 持 。 2009-2017 年 , 中 国 向 安 哥 拉 、 巴 西 、厄瓜多尔、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的石 油和天然气国有企业和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实体提供了大量的一般性支持,没有具体的目标项 目。如图5所示,2009-2017年间,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为这五家公司提供的通用融资(未指定用于 特定油田、管道或工厂)就达到了600亿美元。如果这五家公司是一个国家,它们将是整个 2008-2021年期间中国海外开发性融资的最大接受国。尽管如此,CDB和CHEXIM似乎已经终止 了对此类贷款的支持,因为数据库中记录的对其中一家公司的最后一次一般承诺是在 2017年。

图 5:中国对碳氢化合物国有企业和公私合营实体的通用开发贷款

资料来源:作者基于中国海外发展金融 数据库,全球发展政策中心,2023 年的阐述

注:数据不包括特定项目(如特定油田、工厂或管道)的贷款,仅包括一般支持和石油采购合同。公司包括子公 司。表2显示了上图3所示三个时间段中每个时间段的前五名借款国。虽然前两个时间段显示资金 集中在图5所示的具有碳氢化合物国有企业和公私合营实体的国家,但最后一个时间段显示, 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的国家更为多样化,包括孟加拉国、埃及和斯里兰卡。这种重点的变化 有助于解释图3所示的行业转变,因为交通基础设施继续获得中国贷款,而其他部门则失去了 突出地位。这种从对石油和天然气国有企业和公私合营实体的一般性支持的转变,是中国转 向“小即是美”海外贷款的另一个例子。

表 2:按时间段划分的前五名贷款承诺接收方【省略】

具体情景下的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与世界银行的比较。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为超越商业目标的发展政策目标提供贷款。 因此,与世界银行等更传统的发展融资来源相比,了解借款国与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的 关系非常重要。 从2008年到2021年,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承诺提供4980亿美元的发展融资,约占同期世界 银行通过其主权贷款窗口、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提供的6010亿美 元贷款的83%。图6显示了贷款在不同时间段的分布情况。 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和之后,中国与世界银行一起增加了贷款。随着世界银行恢 复到之前的贷款水平,中国增加了融资,特别是在2013年宣布“一带一路”倡议之后。然而, 2016年之后,中国融资大幅下滑,而世界银行的贷款已升至历史高位,以帮助各国应对 COVID-19大流行的挑战。

图 6: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和世界银行的开发贷款承诺

如图6所示,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和之后,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初期,发展中 国家从世界银行和中国大量借款,有效地将这两个发展融资来源形成相互补充。图7显示了这 种互补性的强化,显示了各国从世界银行和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借款的相对情况。在2008 年至2021年间向中国借款的国家中,大多数(72%)还从世界银行大量借款,要么主要从世界银 行借款,要么从两者借款持平。2008年至2021年间,中国的100个借款国中有6个完全避免向世界银行借款,另有22个国家从这两个来源借款,但对中国的依赖是对世界银行的两倍多。 在同时向中国和世界银行大量借款的国家中,有四个国家位于上图4所示的中国十大借款国之 列。这些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阿根廷和巴西向国开行和进出 口银行的借款略多,

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向世界银行的借款略多,但这四个主要借款国都 选择以大致相同的利率同时寻求这两种融资渠道。因此,即使在中国的一些主要借款国中,中国实际上也是其他更传统的发展融资来源的补 充,而不是这些来源的替代品。

图 7:既从世界银行也从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借款的国家,2008-2021

资料来源: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中国海外发展金融 数据库作者汇编,2023年;世界银行2022。

注:在上面的图4中,标记的四个国家也是中国最大的借款国。尽管中国的大多数借款国还在继续向世界银行借款,但这些贷款用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图8 显示了中国和世界银行按部门划分的开发性融资分布情况。世界银行的大部分贷款(63%)流向 了“公共行政/自由可支配”领域,其中包括医疗、教育、水和废水处理、扶贫、安全和其他一 般政府支持。相比之下,中国贷款最多的行业是开采和管道、运输和电力,这些行业合计占 其贷款的66%。【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下一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