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理想经济模式是什么呢?不是去增长,也不是绿色经济,而是……|行业动态-昆明快贷
欢迎访问昆明快贷网!
13658875882
1365887588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未来的理想经济模式是什么呢?不是去增长,也不是绿色经济,而是……

发布日期:2025-03-26 12:37:01 浏览次数:

当下的全球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抉择。一方面,我们深知,若不对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进行深刻改革,灾难的阴影将如影随形。另一方面,当前的危机亦警示我们,经济的暂时停摆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往往由最脆弱的群体承担。面对现况,人们大约分化出以下几种立场:

立场一:除了接受现实,我们别无选择。

立场二:我们目前仍有操作的空间,其中包括对支配性经济的核心进行变革。

立场三:当下最重要的是重拾积极的心态,并构建一套关于理想经济的叙事。

立场四:有人说,我们能否实现加速转型,取决于资源和提供这些资源的政治意愿。

《未来理想经济》

[法]皮埃尔·韦尔兹 著,郑书尧、周煌 译

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9月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经济学家韦尔兹在《未来理想经济》中试图探讨未来的理想经济模式将如何塑造。他在书中深刻剖析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困境,秉持人本主义,全面反思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及社会安排,特别是批判了单纯提升供给效率的发展模式,指出其加剧生态危机,未能惠及民众。他倡导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强调通过生产与消费两端的节制与转型,以及政府角色的重塑与“地方转型”,来克服现有模式弊端,实现绿色发展。本文为推荐序。

过去数十年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及其进程,近年正在遭受广泛质疑。不少西方学者看到了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的全球自由流动,在带来经济显著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变暖加速、自然资源滥用、社会保障不匹配等一系列关乎人类生存环境与生存体验的问题。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我们必须思考调整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未来理想经济》一书的作者韦尔兹,怀着人本主义情怀,思考和讨论了这一关乎未来的命题。

在本书中,作者继承了法国知识分子一贯的批判传统,对经济体制及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安排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反思首先围绕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展开。韦尔兹批判了以往过分强调提高供给效率的发展路径,认为一味提升供给效率,例如能源利用效率,会导致杰文斯效应,即需求侧相应的反弹增长,这样的发展模式非但不能广泛惠及民众,亦无法解决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等深层次问题,使得所谓的“绿色发展”等命题呈现出“跑步而不前进”的停滞现象。这一状况,在食品、交通、建筑、能源等主要领域均有所体现。因此,作者将重点调整到重视生产和消费两端,主张“人本”经济,希望构建一个以“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为核心的经济模式,通过节制和转型来克服现有经济模式带来的生态危机等弊端。为此,韦尔兹也设想了政府角色的变化。他设想政府不仅要扮演市场环境监管者,也要通过大规模投资、税收政策等干预手段来促进这种调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没有将政府角色的思考局限在国家层面,而是看到了国家在经济活动上的局限性,进而呼吁“地方转型”,在更实际的地域尺度上思考规划调整、资源集约等问题。纵观全书,作者对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技术、能源、城市化、税收、金融均有反思,不可谓不全面。

实际上,作者的这些思考,也代表了当前法国和欧洲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一派观点。此前单纯追求效率,缺乏社会公平与环境正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引起了欧盟民众的普遍不满。欧洲绿党的崛起也反映了这种思潮。要解决这种问题,正如作者所思考和主张的,不能仅仅从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入手,也不能仅仅要求工业界,也需要政府和个人调整角色。但是,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经济?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经济活动错综复杂的当代,恐怕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就拿作者呼吁的扩大政府干预和促进地方转型来说,国家仍然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场域,其自身的资源多寡与能力高低,所处的竞争强弱、环境优劣是经济活动变化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地方层次仍不得不服务和受制于国家层次。以作者多次论及的欧洲一体化为例,欧盟预算的分摊、援助资金的转移、投资监管与审查、出口的促进与管制,这些措施仍然主要是在欧盟成员国层面实行的。所谓的“再地方化”,无法绕开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突出作用,也必须面对单一制和联邦制不同国家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大不相同的现实,更遑论牺牲效率追求环境正义的过程,可能导致国家在国际产业与技术竞争中的暂时落后。作者试图引入的“理想经济”,探讨如何在国际、国家、地方多个层面达成均衡,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在反思现有经济模式弊病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经济发展到今天的积极一面。市场主导、效率优先原则下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所带来的技术创新,仍然是经济增长和人类福祉增加的主要动力。正如本书第一章中关于汽车排放效率的提高无法抵消汽车数量增长导致排放增加的论证,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技术革新的作用。正如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所展现的,减少汽车碳排放的路径不只有提高燃油效率一条,电动汽车为降低碳排放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机会。而这样的创新转型,离不开市场的激励。在市场的基础上,加速引导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技术创新,提高新技术的可及性和普惠性,对解决作者所担忧的气候危机等问题大有帮助。

全球性的威胁和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尽管《未来理想经济》一书更多是从法国及欧洲的视角出发,但作者所关切的和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站在中国的视角上,如何应对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我们也亟待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我国仍将面临拉动内需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局部消费的迅猛增长,也正在消耗着效率创造的红利;更进一步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要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的责任。从这个角度上看,本书提出的理想经济模式是指引经济转型、经济政策调整的一种构思。作者从多年的观察和实践中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假设与建议,自成一家之言,值得研读和深思。

丁 纯

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未来理想经济》

[法]皮埃尔·韦尔兹 著,郑书尧、周煌 译

定价:55.00元

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深刻剖析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困境,揭示了资本自由流动虽促进经济增长,却伴随全球变暖、资源滥用等严峻问题。作者韦尔兹秉持人本主义,全面反思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及社会安排,特别是批判了单纯提升供给效率的发展模式,指出其加剧生态危机,未能惠及民众。他倡导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强调通过生产与消费两端的节制与转型,以及政府角色的重塑与“地方转型”,来克服现有模式弊端,实现绿色发展。

在批判的同时,韦尔兹也认识到市场主导下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强调技术创新不仅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他提出的理想经济模式,旨在平衡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正义,对国际、国家、地方层面的均衡发展进行了探索。这一构想虽源自法国和欧洲视角,但对全球尤应对环境挑战、促进经济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皮埃尔·韦尔兹,生于1945年,法国工程师、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主要研究企业组织与区域动态。他于2010年至2015年任巴黎-萨克雷大区规划发展局执行主席,并任教于马恩-拉瓦雷大学、国立路桥学校和巴黎政治大学。出版作品有《新工业社会》《大转变》和《超工业时代》等。《超工业时代》获2017年法国最佳经济类图书大奖 。

译者郑书尧,外交学院法语语言文学硕士,专业方向为法语国家和地区研究,现就职于新能源发电企业。

周煌,外交学院法语语言文学硕士,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法学硕士,专业方向为国际关系与法语区研究。译作有《美妙的语言史》(西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版)。

目录

001 引 言 直面生态危机

005 新的生产规则

008 生产什么?

011 转弯,请注意

079 第一章 效率

021 超工业世界

025 “增量的行星”

029 去物质化?

033 追求效率之路

035 第二章 节 俭

039 杰文斯效应

042 技术深度

045 成千上万的机器

048 数字化:典型的案例

052 使用权经济与访问权经济

056 追求节俭

060 技术辨别力

063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经济

068 个人经济

071 整体改变

074 个人经济需要集体

080 健康:进步的余地还很大

084 卫生健康行业是超级工业基地

090 法国和欧洲的未来轨迹

093 第四章 靠地方来拯救?

098 产业回迁

102 适度和规范的全球化

104 相互依赖

106 全球化的新阶段

109 再地方化的核心能量

112 偏爱近距离

117 第五章 本地性和相互依赖

121 对抽象的反抗

125 忘掉大城市?

129 城市的选择和交通

133 分布式模型

139 第六章 税制、金融和科技

143 碳税:是空想还是奇迹般的解决方案?

148 从化石能源行业撤资

151 生态投资

154 绿色治理

158 重新寻找指南针

162 技术:熊彼特和詹韦

165 国家在何处?

169 结论 国家及其面对的生态转型

END

官方微博

东方出版中心

官方豆瓣

东方出版中心

官方小红书

东方出版中心

抖音-东方出版中心

视频号-东方1978

快手-东方出版中心

公众号

东方出版中心

公众号-东方197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