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与财政全力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业动态-昆明快贷
欢迎访问昆明快贷网!
13658875882
1365887588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内蒙古农牧与财政全力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27 16:13:47 浏览次数: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农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有关要求,始终坚持谋抓并举,通过采取“加强规划引领发展、建立项目储备机制、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开展绩效监测评估、强化业务培训指导、设立财政激励机制”六项关键举措,实现了产业集群建设全过程管理,有效推进了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主导产业有了新发展

建设产业集群的主要目的就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集群建设,内蒙古自治区许多产业已经成为区域或全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行业排头兵,其中,科尔沁肉牛、西部绒山羊、内蒙古奶业等多个产业,在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通过带动各地按照“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大基地、发展大加工、创新大科技、开展大服务、培育大品牌,形成了一批集中度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配套服务产业。

中西部奶业产业集群(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供图)

目前,8个集群全产业链产值已达3488.12亿元,新增区域公用品牌12个,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7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1个;新增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等主体2369个;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89.2亿元,产业集群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牧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科技创新有了新突破

各产业集群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持续发展基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研发、推广体系建设,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科技、信息等现代要素向产业集群聚集,逐步形成了产学研融合发展趋势,多数产业集群核心区已成为科技示范场和成果转化基地,为科技驱动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草原肉羊产业集群,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类资源,组建“牵头单位+首席专家+创新团队+优势企业”的育种体系。此前内蒙古大学成功获批“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筹建单位,成为自治区首个国家羊遗传评估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羊遗传评估中心。截至目前,全区肉羊良种率稳定在95%以上,平均单产达到16.7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

产业融合有了新拓展

在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的过程中,随着主导产业设施化、智能化、生态化水平的提高,农牧业的多元价值得到发掘,一些集群以产业兴、农村美、生态优为目标,把产业发展与村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配置、美丽新村建设同步规划,与休闲观光、民俗风情有机结合,逐步向休闲农业拓展,建成集生产、展示、销售、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

例如,河套向日葵产业集群,相关项目区按照“四园(基地)、一中心”总体布局,加强各园区(基地)、各环节一体化建设,打造集葵花品种研发、良种繁育、基地种植、生产加工、集散贸易、农文旅融合等为一体的全国葵花产业“航母”,形成产业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约化、产品绿色化、营销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绿色发展有了新进步

各地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节水、减肥减药和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上采取了有效措施,使相关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自治区标准,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合一”上不断发力,实现绿色与发展双赢。

例如,大兴安岭大豆产业集群,相关建设区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收储”的模式组织生产,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增施有机肥、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深松深耕、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实现用水用膜双控制、化肥农药双减少、质量效益双提升,带动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50.6万亩。

联农带农有了新模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