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这项权益出现“大缩水”|行业动态-昆明快贷
欢迎访问昆明快贷网!
13658875882
1365887588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银行的这项权益出现“大缩水”

发布日期:2025-04-13 12:37:13 浏览次数:

机场接送机、高铁贵宾厅、高端酒店预订、三甲医院预约、消费返现……这些曾经被消费者认为极具吸引力的信用卡权益,如今正在陆续取消或调整。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今年年初以来,已有超10家银行对旗下信用卡相关服务或权益进行了调整,部分高端信用卡持卡人权益出现“大缩水”。

以建设银行为例,11月13日,建行发布的《2025年高端信用卡权益及活动内容公告》显示,自2015年1月1日起,旗下6款高端信用卡均不再享受建行指定国内机场贵宾厅服务,4款高端信用卡取消汽车道路救援服务,3款取消全球医疗救援及国际旅游援助服务。

相比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信用卡权益的调整幅度则相对较小。11月15日,浦发银行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浦发银行高端信用卡权益活动的公告》,较去年同期发布的公告相比,变化主要在于取消或调降了部分高端信用卡的境外消费返现,以及在缤纷文旅、游乐园、文化馆等场景的增值服务。

自2025年1月1日起,华夏银行将旗下信用卡增值服务使用规则调整为仅限主卡持卡人使用,其中共涉及境内外机场贵宾室、境内高铁贵宾室、机场速通以及汽车代驾等7项服务。

除了全国性银行外,部分城商行也对信用卡相关权益进行了不同程度缩减。11月15日,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1月1日起,将汇通白金信用卡礼宾车出行权益调整为按季度开展,每季度可领取礼宾车权益1次,全年最高可享4次,同时取消汇通白金信用卡、美国运通Safari信用卡、钻石信用卡的健康关怀服务,取消12306白金信用卡高铁贵宾厅、交通出行意外险服务。

上海银行则取消了旗下两款吉祥航空联名信用卡的机场/高铁贵宾室礼遇权益;世界之极层级信用卡取消手术住院安排服务,就医绿色通道服务由无限次变更为每自然月限2次。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上述5家银行外,今年以来,还有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商业银行对信用卡相关权益进行了调整,积分兑换、交通出行、餐饮及娱乐消费等多个领域的服务力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缩水”。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在信用卡权益“缩水”的背后,是银行对于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一些信用卡权益出现调整,可能与此前信用卡权益带来的用户促活效果不佳有关,此外还有可能是出于成本节约角度考虑。

“一方面,信用卡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发卡量增速下滑、获客成本升高成为普遍现象,信用卡业务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调整权益规则,提高使用门槛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羊毛党’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称。

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发布的《2023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显示,信用卡线上获客成本约290元/张,线下约234元/张。

与此同时,曾被视为商业银行零售引擎的信用卡业务开始收缩,具体表现为多家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及流通卡量缩减、交易规模缩水以及不良贷款率上升等情形。

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为7.49亿张,环比下降1.53%,已连续七个季度持续下降。

再从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信用卡发卡量较年初下滑;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信用卡交易额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超过10%。

在业内专家看来,“精耕细作”将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受访时表示,“银行应加快转变理念,调整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优化发展模式,为持卡人提供息费和额度适中、特色鲜明的信用卡产品,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后续,信用卡机构需要不断发力产品创新及运营手段,强化线上平台及服务能力的提升,切入民生所需的重点场景,结合以旧换新等蓝海消费业务,为新增突围与存量促活带来良好助力。”苏筱芮建议。

来源:金融时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