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家新三板14家公司净利润下滑阳光小贷上半年净利润扭亏
发布日期:2023-04-04 09:48:47 浏览次数:
行业洗牌持续,一些小贷公司日子并不好过。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半年报正式披露,部分小贷公司上半年经营利润浮出水面。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8月25日,已有24家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披露了2019年半年报,其中14家净收入增长,15家不良率上升。
因“坏账”而遭遇亏损泥潭的鑫庄农贷、棒杰小贷上半年净收入分别增长156.4%、234.87%。与此同时,多家公司“各显神通”只为主业扭亏,天秦股份通过炒股“挣钱”,上半年净收入增速高达213.9%。此外,阳光小贷上半年净收入增速高达1451.11%。
24家小贷公司中,有六成公司不良率下滑。综观全产业,今年上半年有336家小贷公司退出,这与2018年季度的退出数量仅差距82家。
“在整体经济走弱、金融承压的状况下,无论是贷款总额增长,还是不良率下滑,包括退出,都是正常现象。”中国小微信贷业务变革合作联盟发起人、著名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表示,国家有关部委必须加强推行“上位法”。目前小贷公司试点已有十多年,尚无正式的新政和文件、法规进行规制。不过“不宜进行盲目管制”。
受计提贷款损失等拖累
14家公司净收入增长
“小贷公司数量较多,在经营利润上分化比较大。”苏宁金融研究院院士助理薛洪言说,“以对公贷款尤其是区域性对公贷款为主的小贷公司,受实体经济走弱尤其是区域经济分化拖累,经营层面遭遇转型困难,这类小贷公司多由传统企业发起,且多发端于2015年之前。”
已披露2019年半年报的24家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分散在上海、浙江、安徽、黑龙江等省市,多数放款对象为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也有个别小贷公司获得互联网小贷业务资格。
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14家小贷公司上半年净收入增长,有9家小贷公司将理由归结为折旧贷款损失、发生逾期借款等,有3家公司看到了借款利息下滑。
去年第一月份净收入年均增速42.59%的正新农贷,上半年合计取得净收入约795.65万元,和上年同期965.43万元相比下降了17.59%。在其收入起落背后,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是关键原因之一。
对于上述状况,正新农贷解释称,上半年公司贷不良放款余额为1323.5万元,较2018年6月30日的322.77万元增长310.04%,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较2018年6月30日下降417.17万元。而第一月份净收入增速时,正新农贷资产减值损失为133万元,较上期减少120.83万元。
另一家公司鑫庄农贷未能挽回一月份净收益、营业利润双双下降趋势。半年报显示,鑫庄农贷实现营业利润2045.61万元,同比微降0.11%,取得净收入-251.47万元,和上年同期的427.64万元相比降低了158.80%。今年第一月份鑫庄农贷的营业总额、净收入增幅分别为10.62%、156.40%。
鑫庄农贷在半年报中解释称,主要因素是受贷款资产品质降低而减值贷款损失准备提高导致。半年报披露,鑫庄农贷“贷款损失准备”期初余额约为7267.49万元,期末则升至约9291.79万元。
和正新农贷、鑫庄农贷类似,因坏帐贷款损失、发生逾期放款等因素遭受净收入增长的小贷公司也有7家,分别是晶都农贷、恒沣农贷、广顺小贷、棒杰小贷、广盛小贷、龙腾农贷、国鑫农贷,对应的净收入增减幅度依次为-49.24%、-51.06%、-90.43%、-234.87%、-3.69%、-48.04%、-44.32%。
除上述因素外,“放款利息降低”让3家小贷公司净收入受影响。上半年,文广农贷、天元小贷、诚信小贷的净收入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27.39%、-3.67%、-6.73%。
另外,兆丰小贷、东方信贷今年上半年净收入年均微降1.98%、1.41%。
调利率、炒股挣钱
为盈利“各显神通”
上半年净收入增长的10家小贷公司中,有一些小贷公司由于逾期放款收回而迎来利润增长。黔中泉小贷上半年净收入为2697.59万元,同比下降75.06%,超过同期营业利润的增速。黔中泉小贷解释称,净收益变化是利润下滑导致。收回2016年-2018年逾期利息1064.47万元、暂收款项的迅速处理使收入较上年下降1602万元。
“利润较2018年同期有一定增长,主要因素是公司收回了不良贷款。”恒晟农贷在半年报中透漏,其间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76%至1446.93万元,但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3.89%,为960.79万元。
和恒晟农贷相似,中祥和上半年营业利润营收略降0.24%,但净收入年均增长52.01%,达到383.32万元。中祥和称,主要因素在于资产减值损失比上年同期增长223.8万元。此外,受收回坏账等原因影响,宝利小贷上半年营业费用急剧增加,净收入年均上涨83.10%至575.97万元。
有2家小贷公司的净收益增长受惠于利率下调。营业利润的降低,使得鸿丰小贷上半年的净收入年均增速15.07%。对此,鸿丰小贷称,贷款规模比上年下降、贷款利息较上年调整导致信贷利息开支削减。而营业利润营收下降3.59%的鑫鑫农贷,2019年上半年净收入年均增长了0.61%。鑫鑫农贷提到,平均欠款利率由每年的8.53%上升到8.76%。
只是,从其它小贷公司披露的平均欠款情况来看,鑫鑫农贷的利息尚属较低。晶都农贷上半年发放信贷的最高年利息为19%,最低年利率为5.4%,平均年化利率为15.09%。广顺小贷上半年发放信贷的平均年利息为13.31%,中祥和本年借款平均利率为9.97%。而天秦股份上半年单笔贷款年化利率最低为6%,最高为17.39%。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小贷公司借助炒股获益,如天秦股份和银信农贷,两者今年上半年净收入增速分别达213.9%、40.08%。此外,信源小贷、阳光小贷2019年上半年净收入对应增幅为0.33%、1451.11%。
针对持牌小贷公司遭遇的赢利压力和利润分化,嵇少峰认为,小贷公司成为贷款机构以及可以称次级信贷机构,在整体经济走弱、金融承压的状况下,无论是贷款总额增长,还是不良率下滑,包括退出,都是正常现象。“目前小贷公司的政策面压力也非常大,监管成本远远超出应承受的代价。”
六成公司不良率上升
有公司降低信用贷比例
净收益下降背后,不少小贷公司都面临不良放款率高企的状况。已披露半年报的24家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中,有15家不良率同比下滑。
从不良率下滑幅度来看,广顺小贷今年上半年的不良贷款率为31.45%2012银行贷款利率,上年同期为0%。棒杰小贷不良放款率由上年同期的11.49%,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7.55%。鑫庄农贷的不良借贷率则由上年同期的21.01%,涨到上半年底的26.24%。这三家公司的不良贷款率在现在24家公司中处于高位。
天元小贷、恒晟农贷、鑫鑫农贷等8家公司上半年推动不良贷款率同比收缩,晶都农贷则与上年同期持平。
小贷公司至今的不良率变动是否应该导致重视?在嵇少峰看来,小贷公司不良率很难通过内部的诱因进行干预。如果国家相关部门能给一些制度优惠,例如收税减免当然更好,但是至今很难。
为了防范不良率压力,除了强化贷款流程的管控,也有一些小贷公司主动降低信用担保比例,或者借助中间业务寻找成本上涨点。文广农贷、恒晟农贷、银信农贷、恒沣农贷、宝利小贷等多家上海境内小贷公司的半年报透露,其都在报告期内启动“开鑫贷”业务。
恒晟农贷介绍称,“开鑫贷”是由国开行与金农公司发起成立、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贷款服务系统。小贷公司成为“线下”合作机构,通过推荐借款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并提供增信增级,帮助借款人增加风险,获得担保收入。
面对利率市场化风险,文广农贷在半年报中提及,通过大幅加强“开鑫贷”“小微助贷”等中间业务,逐步减少贷款利率收入在公司总产值中的占比,扩大公司经营规模,提升公司利润能力。不过,也有公司如恒沣农贷因行业经济环境增加开鑫贷等担保业务的规模。
嵇少峰说,“小贷公司做直贷也好,做助贷也好,其实本来承担的风险是一样的。如果个别小贷公司能组织非常好的、优质的标准化资产,借用助贷的资金、渠道,相应的资本收益率其实更好。总体来说,现在小贷公司资金费用还相当高,想产生规模化资产不容易。”
上半年336家退出
专家建议尽早出“上位法”
在成本压力等产业问题面前,小贷公司规模大幅增加。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共有小额信贷公司7797家,2019年上半年小额信贷公司减少336家,贷款余额9241亿元,上半年下降304亿元。而整个2018年全国小额信贷公司减少418家,贷款余额减少190万元。小贷公司规模扩大似乎有加快态势。
在嵇少峰看来,小贷公司规模增长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个别小贷公司的经营情况大幅下降,不良率下滑,导致经营困难2012银行贷款利率,然后退出行业。还有一种是资本方面甚至是股东方应对整个市场不看好,对如今的状况感到压力非常大,所以实行退出机制。
针对推动小贷行业的健康发展,嵇少峰表示,国家有关部委必须加强推行“上位法”,目前小贷公司试点已有十多年,尚无正式的新政和文件、法规进行规制,导致市场发展得到这些阻力。
2008年,原银监会、央行《关于小额信贷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小额信贷公司(小贷公司)经历了一轮迅速生长期。出台与之相适应的行业发展和管控规则,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近年来,政策层的举动也为小贷监管规则的诞生埋下很多伏笔。2015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非存款类贷款组织章程(征询看法稿)》,旨在完善小贷公司及没有确立监督管理部门的其它非存款类贷款组织。2017年末,现金贷迎来规范整治,央行副主席潘功胜曾在一场年会上表示,下一步监管部门正在考量修订此前运行多年的小贷公司监管规则。2019年1月18日,央行开展的2019年金融法治工作大会强调,加快推进《非存款类贷款组织规定》等履职相关重点立法。银保监会4月份发布的2019年法规立法工作计划中,制定《网络小额信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也在其中。
嵇少峰建议,小额信贷公司运用自有资金以及适当地借用一些金融机构以及资本行业的热钱来进行贷款的,风险外溢性相当低,所以不宜对小贷公司进行盲目管制。否则,其高企的管控成本必然会转换成放贷成本和管控成本,这方面应该导致监管部门加强。
“利润大滑坡”
棒杰小贷净利降234.87%
2012年创办的棒杰小贷,“面世”三年后便登陆了“新三板”。在广州市的小额贷款行业,棒杰小贷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方式。
根据棒杰小贷的介绍,目前对于100多万以上的贷款业务主要为维护存量的业务,100多万以下的贷款业务重点针对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等循环授信、随借随还的信用业务并且虽有资产担保但不符合银行借贷标准的用户,不断向上、向小、向农延伸。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末,棒杰小贷各项放款余额约1.7万元,较年初降低22.7%。本期棒杰小贷还贷累放1.33亿元,较上年下降5085.05万元。棒杰小贷称,贷款规模以维护存量、稳健新增、压缩不良为主,报告期收回先前年度不良借贷利息215.35万元。
只是,相较于2018年上半年约288.7万元的净收入,棒杰小贷今年上半年净收入下降234.87%,跌幅为已披露24家新三板小贷公司之最。棒杰小贷也同比由盈转亏,上半年巨亏389.38万元。
针对净收入增长的因素,棒杰小贷在营收中表明,主要因素为本年度计提贷款坏账损失逐步降低。因为执行新财务准则,棒杰小贷上年同期列入资产减值损失的工程,在2019年上半年以“信用减值损失”列报。具体来看,上半年棒杰小贷计提信用减值损失867.34万元,上年同期计提的商誉摊销损失为36.61万元。棒杰小贷称,主要因素是信贷资产品质降低,由此根据五级分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降低。
棒杰小贷上半年的不良放款率高达37.55%。虽然较2018年底的62.37%已经持续下降,但是和2018年上半年底的11.49%同比,不良贷款率仍进入高位。对于亏损和不良率下滑的规避措施,新京报记者8月26日致电棒杰小贷董秘并发去访谈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在半年报“风险与价值”一栏中,棒杰小贷提到,报告期内义乌市地区个体工商户、农户的经营方式基本没有出现差异。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进一步推广,公司主打营销对象出现变化,通过支付宝生活号推进线上贷款申请方式,大力营销优质用户,简化手续。棒杰小贷还介绍,其已启动线上贷款申请方式;尽快防范不良贷款的出现,微调主打营销对象,向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等群体倾斜。
“不良率飞升”
广顺小贷不良率由上年同期0%升至31.45%
和棒杰小贷一样,广顺小贷的不良放款率也进入高位。
半年报显示,这家成立近10年的黑龙江小贷公司之后销量和净收入双降,净收益增长幅度为90.43%。对于净收入较往年同期增长,广顺小贷在报告中列明,主要因素是报告期内出现了6255万元的逾期借款。
根据发放信贷及利息计提的房贷损失准备状况,截至2019年6月30日,广顺小贷正常类信贷和次级类放贷的账面金额分别约为2.24亿元、1.03万元,占比对应为68.55%、31.45%。和2018年底的数据相比,次级类信贷账面金额占比在提高,彼时仅为12.81%。上半年,两者的借款损失准备合计为326.05万元。
资料显示,广顺小贷发放信贷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建筑装修业,分别占贷款的42.31%、13.49%。广顺小贷称,2019年上半年受中国经济大环境制约,信贷业务量萎缩,上半年贷款发放90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4%;上半年贷款收回76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3%。
面对净收入大幅下降和不良贷款率上升,广顺小贷会采取什么应对机制?新京报记者8月26日根据半年报披露的邮件发去访谈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广顺小贷在2019年半年报中称,公司在深化贷后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减少信用贷款的占比。
报告期内,发放信贷余额中信用担保占比为1.17%,与上年度相比增加1.44%。
此外,广顺小贷营业范围载明的汇票贴现业务、资产出售业务和代理业务、以自有资金投资业务、对外提供贷款业务和民企财务经理业务未实际推行,目前营业利润全部来源于发放信贷的本息收入,业务体系较为单一。在条件成熟的状况下,广顺小贷称会正式启动金融办同意的其它业务,提高公司的收益下降点。
“最会赚钱”
“炒股”挣422.79万,天秦股份盈利跑赢同行
在上半年净收入增长的小贷公司中,天秦股份是非常特殊的一个。
天秦股份全称为天长市秦栏小额信贷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9月2日取得滁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签发的营业执照。报告期内,天秦股份取得营业利润约1079.24万元,同比下降150.65%,实现净收入850.66万元,同比提升213.9%。
天秦股份将净收入持续下降的主要因素归于,本期抛售二级市场股票投资回报下降了422.79万元,增长了313.37%,且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比上期减少241.04万元,减少95.01%。
通过子公司在二级市场股票投资,天秦股份根据股票行业走势波动处置股票,最终在上半年获得投资回报557.71万元。
天秦股份在股票行业揽金背后,缘于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职业经历与券商、基金有关。资料显示,天秦股份集团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为张敏,女,1988年出生,曾供职于北京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研究部(北京),历任南京浦东英发电子有限公司总副总,天长市秦栏小额信贷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现任公司监事长、法定代表人等职。
股权信息显示,张敏现持有天秦股份1000万股,占总市值的10%,其母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河北英发现持有天秦股份3400万股,占总市值的34%,其弟张杰现持有天秦股份400万股,占总市值的4%。上述3人总计控制公司48%表决权。2014年9月,安徽英发和张杰均已达成《关于委托张敏行使股东表决权的授权书》,将股东表决权委托张敏行使,因此,张敏为公司股份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新京报记者陈鹏编辑王宇校对贾宁
记者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