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贷急刹车存量牌照可能被清理整顿“互联网小贷管理办法”或将出台
发布日期:2022-11-28 15:15:29 浏览次数:
网络小贷公司井喷式发展部分机构“囤牌”转让价格升至亿元
网络小贷急刹车
存量牌照可能被清理整治“互联网小贷管理方法”或将制定
据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急下发文件,叫停网络小贷公司牌照发放,并禁止新增批小贷公司跨省开展小贷业务。
这份名为《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信贷公司的通知》(下称“暂停通知”)显示,近年来有些地区正式批设了网络小贷公司或允许小贷公司开展网络小贷业务,部分机构加强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自即日起,各级小额信贷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贷公司跨省(区、市)启动小额贷款业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银监会也许马上就会发布“互联网小贷管理方法”,此前现金贷平台将被“一刀切”的传言,或许也有变化。
存量小贷牌照将再次审核清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知道到,在暂停通知紧急下达后的第二天晚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治理办公室召集央行、银监会、互金协会等单位举办年会,商讨网络小额借款暂停批设和清理整治计划。11月23日下午,央行及银监会召集上海、重庆、江西等17个获批小贷公司启动网贷业务的省市相关部委,汇报当地批设网络小贷机构情况或者对监管方面的安排。某地方金融办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探讨称,该会议或涵盖到现在现有存量网络小贷牌照的清理整治安排。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国共批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准未开业的公司),有189家完成工商登记。其中,2017年年初至今新设网络小贷公司数达到98家,超过2016年季度总和,是2016年季度的1.66倍。
有业内权威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如果将民间贷款机构算出来,目前全国涉及小贷业务经营的公司预计在万家左右,此次紧急叫停新增网络小贷牌照后,在清理没有牌照的小贷平台的同时,也需要会对现有的增量牌照进行再次审核规范。“此前各国金融办发放互联网经营业务许可的标准不一,有地区为了吸引企业将标准增加,再加上小贷牌照本身并不具有地域限制,导致个别地区发生了扎堆申请小贷牌照的状况。业内预测,相关部门可能迅速经常出台统一的小贷牌照发放标准,同时为此前早已发放的牌照进行审核,不依照标准的增量网络小贷将被取缔。”
此外,暂停通知下达后,各地金融办早已全部暂停正在办理中的小贷牌照审核和新牌照申请工作。新国都、步森股份等部分上市公司也公布公告,宣布放弃建立小贷公司的计划。过去一个多月来,包括仁和药业、民盛金科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宣布计划建立、获批设立互联网小贷公司,或是尚未完成对互联网小贷公司的注资。目前,这些公司还未宣布有关是否取得小贷牌照的信息。
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22日,在可获得股东情况的199家网络小贷公司中,有99家为上市公司背景,是由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收购,占样本数量的49.75%。其中,有48家网络小贷公司是由上市公司直接注资成立,占网络小贷公司数量的24.12%;有51家网络小贷公司是由上市公司间接收购成立,占网络小贷公司数量的25.63%。这些上市公司多来自生产业、信息科技产业等实体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多位业内专家处得知,网络小贷机构发生井喷的理由,除了网贷业务迅速盈利的能力外,监管可能加快的风声也因而小贷牌照“炙手可热”。今年年初,市场上关于小贷牌照的出售价格即将从几百多万上涨至1000多亿元,部分机构起初试图“囤牌”,而非真正为了加强相关业务。《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知道到,在暂停通知下达后的三天内,市场上现有小贷牌照的出售费从1000多亿元增长至5000万元左右,甚至有前面转让商开出了近万元的单价。
据业内权威专家透露,今年以来,各地都尚未收到了有关网络小贷业务已经收紧的风声,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有关“现金贷”业务风险的警示,不少地方金融办已经开始收紧小贷牌照的审核发放,但是还有地方金融办赶在监管来临之前“大开方便之门”,扎堆发放网络小贷牌照,有监管套利之嫌。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前(11月23日),重庆一共发放了38张网络小贷牌照,包括淘宝、百度、苏宁等公司均在北京申请到了网络小贷牌照,牌照发放量仅次于广州,而网络经营规模则位列全国第一。
现在大个别网络小贷牌照是在上市公司以及市场龙头企业手中互联网小额贷款,部分企业手持多张网络小贷牌照,如瀚华金控持有的网络小贷牌照最多,达5张;国内平安和国美金融分别持有4张;蚂蚁金服和苏宁分别持有3张。《中国经济杂志》记者知道到,随着网络小贷牌照收紧,未来有也许会限制金融机构手中的持牌数量。
“整体来看,网络小贷牌照的申请门槛相对较高,大个别地区规定注册资金在3亿~5万元,注册时间3年以上,对负债率和利润也是一定要求。这就造成这些实际上加强业务的小贷机构能够超过申请牌照的规定。从现在的状况看,拿到牌照的机构只是都在推进小贷业务,部分机构有‘囤牌’和出售谋利的状况。目前各国金融办都在对这类机构进行摸底,接出来也会对这类机构的牌照进行清除整顿。”上述权威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现金贷将即将再次洗牌
有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关于网络小贷牌照的火速叫停,与此前趣店上市引发的现金贷风波不无关系。
获得网络小贷牌照是现金贷公司推行现金贷业务、持牌经营,以及对接机构资金的重要一步,现金贷业务则是现在多数网络小贷公司主要推进的业务之一。《中国经济杂志》获悉,趣店于2016年荣获河北省金融办授予的两张网络小贷牌照,分别是2016年5月设立、目前注册资本10亿元的抚州高新区趣分期小额信贷有限公司,2016年12月设立、注册资本9亿元的赣州快乐生活网络小额信贷有限公司。
网络小贷牌照紧急叫停后,涉及到现金贷业务的几家上市公司11月22日当晚股价全部遭到“滑铁卢”,趣店股价上涨达到三成,凭借管理层紧急宣布的1亿港元股票回购计划护盘,才以上升10%开盘;拍拍贷也以达到12%的大跌开盘。截至收盘,宜人贷、趣店、拍拍贷分别下跌1.29%、4.48%和14.01%。其中,趣店从10月下旬上市以来,已经从股价最低点的35美元跌至20美金,跌幅达到40%。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0月底,拍拍贷首席执行官张俊、首席营销官胡宏辉悄然获得上海一家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且在新三板挂牌的网络小贷公司――淮北汇邦小额信贷控股有限公司的两个董事席位。宜人贷则已拥有网络小贷牌照――海南宜信普惠小额信贷有限公司。即将上市的贷款乐也收购3万元,在湖南省拿到了网络小贷牌照――吉安市分期乐网络小额信贷有限公司。
记者知道到,强监管制度制定或将影响到接下去准备赴美上市的几家涉及现金贷业务的机构。早前遭到美股市场热捧的趣店在监管风波下股价下跌,已经开始导致中国行业的加强。美国证券律师事务所&于11月20日宣布,将对趣店发起调查,以确定其能否有潜在的违规行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知道到,在这次监管制度制定前,为趣店提供导流和风控服务的蚂蚁金服也开始谨慎对待趣店及其它在支付宝上加强业务的现金贷平台。目前,部分支付宝客户已经能够在支付宝APP中发现趣店。
11月21日,几家与支付宝有合作的现金贷平台收到芝麻信用关于解除服务的通告。对此,蚂蚁金服官方否认《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称,近日在排查中看到部分商户存在超出法定保护利率以上的各种成本,以及存在不当催收、没有根据合同履约等问题,所以暂停合作。蚂蚁金服称,芝麻信用对合作伙伴有明确的准入规则,还会持续排查商户的资质、产品和服务状况,后续如看到类似疑问,会立刻停止合作。
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梅称,此次暂停新设网络小贷公司,主要是由于现在部分网络小贷平台直接开展现金贷业务,或者作为现金贷平台的热钱提供方,而现在现金贷陆续暴露出诸多负面消息和风险事件。他觉得,此次暂停批设新牌照是管控部门控制并治理网络小贷公司推行现金贷业务的第一步,这只是监管层即将出手整顿现金贷的第一步,意味着现金贷将陆续步入洗牌期。
银行成现金贷资金重要来源,助贷模式或被叫停
在11月17日举行的“2017互联网金整合规与变革论坛”上,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科技人士委员会(下称“专委会”)秘书长吴震表示,技术检测发现,当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系统有2693家,主要分布在广州、北京、上海3个地区。其中,有592家P2P系统在涉足现金贷业务,占现有P2P系统总数的15.8%。
现金贷的火热无疑推升了网络小贷机构的爆发。《中国经济月刊》第43期刊物刊发的《解密现金贷》一文中以前看到,截至2017年3月底互联网小额贷款,整个现金贷行业规模至少在6000亿元到1万万元之间,其中“电商系”现金贷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垂直系”和“网贷系”现金贷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而“持牌系”的体量在4000亿元以下。
在现金贷频繁爆出“高收益”“暴力催收”等弊端后,部分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尚未开始行动。11月6日,重庆市金融办对辖内小贷公司下发通告,要求召开全市小额信贷公司现金贷业务自查工作,“不得隐瞒、弄虚作假”。更具威慑力的是,重庆市金融办称还将根据自查表对个别公司的现金贷业务进行重点检查。
在去年4月银监会下发《关于推进“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治工作的通告》和《关于加强“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治工作的补充说明》中,规范现金贷的资金来源屡被提到。《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知道到,目前市场上涉足现金贷业务的机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身资金(包含股东投资),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的助贷以及上市后取得的资金来源等。其中,从银行及金融机构取得的助贷资金作为大多现金贷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
拍拍贷招股书显示,2014年起,拍拍贷开始借助引入机构资金以提高投资者的整体结构。拍拍贷先后发起三次、共约1万元人民币的信托计划,以对接信托机构资金。在拍拍贷平台上,目前机构投资者所推动的借贷余额占比为9.4%,个人投资者资金量占比为90.6%。趣店CEO罗敏也曾公开表示,“我们借出来的钱90%是对方的钱,其中40%是各家银行的钱。”
据悉暂停通知下达后,业内预测,近日可能会下达有关“现金贷”的监管意见,“现金贷”业务是否应该持牌经营及“助贷”模式能否会被叫停成为关注的重点。
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部长沈艳称,现金贷使一些不具有偿还能力的人遭遇债务陷阱,本质上有“次贷”特征。目前需排查问题现金贷公司,同时因为现金贷还有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若再不完善监管,有也许酿成金融风险。应限制现金贷的商誉证券化,避免相关风险的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