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信贷的理论基础(3)
发布日期:2022-10-01 00:27:09 浏览次数:
预期收入理论间接揭示了汽车消费信贷投向选择的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它是一种关于银行资产投向选择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银行流动性应着眼于贷款的按期偿还或资产的顺利变现。而无论是短期商业性贷款还是有转让的资产,其偿还或变现能力,都以未来的收入为基础。如果一项投资未来收入有保证,哪怕是长期放款,仍然可能保持流动性;反之,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是短期放款也难以保持流动性。因此,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安排贷款的期限、方式或根据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来选择购买相应的资产。如果借款人的预期收入稳定,银行则可发放长期贷款;相反,如果一项贷款的预期收入不可靠,即使期限较短也不宜发放。
预期收入理论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原因,为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科学之处在于深化了对资产流动性的认识和理解,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大小同借款人预期收入大小成正向关系,从两对商业性贷款理论强调贷款用途的观点和资产转移理论强调资产的期限和变现性的观点进行了扬弃和发展。同时,这种理论也为银行调整资产结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把传统的以短期行为资产和贷款结构调整为短、中、长期资产和贷款并重,这既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对整个经济生活的渗透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在金融业务方面的竞争力。此外,该理论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从传统的商业性、生产性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促进了消费信贷的发展,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量,进而刺激了消费品生产和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预期收入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因预期收入状况由银行自己预测,不可能完全精确,特别是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届时不一定具备偿还能力。因此,按照这一理论,不能完全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并可能因此增加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特别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对收入更难准确预期,所以此时消费者违约明显增多。
以上理论从经济增长、消费者行为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分别论述了消费信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些思想观点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仍然适用,并且是研究汽车消费信贷的一般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