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信贷的理论基础(2)
发布日期:2022-10-01 00:27:09 浏览次数:
消费函数理论间接阐述了汽车消费信贷的运行机理
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因素。从对收入的理解来划分,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即消费函数论主要有:
1.绝对收入假说理论
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绝对量,即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消费,因此,当代西方学界称之为"绝对收入假说"。根据凯恩斯的论述,绝对收入假说包含四方面内容。
2.相对收入假说理论
相对收入假说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和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是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一种修正和补充。他们认为:
第一,凯恩斯假定消费者消费支出是彼此孤立的,一个人的消费行为不受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周围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这称作消费"示范效应",因而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的比例就不一定是递减的。
第二,凯恩斯假定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只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响。而杜森贝里则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和消费的影响,而且还受本人过去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过去"高峰时期"收入和消费的影响,这是消费习惯起作用的结果,被称为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正是由于这种不可逆性,当收入提高时,消费支出迅速提高,当收入下降时,消费支出下降却十分有限,这一消费支出变化落后于经济收入变化的现象被称为消费的"棘轮效应(RatchetEffect)"。在社会收入减少时,在短时间内,消费者宁肯运用储蓄来维持已达到的消费水平,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因此,消费习惯有可能使消费支出不变或只有轻微的下降,从而不至于影响社会需求量,而消费者的支出随收入减少而相应减少的情况,只有从长时期的发展趋势来看才是正确的。
杜森贝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充分就业下的收入增长总使消费成比例增加;第二,消费者行为是不可逆的,收入减少并不意味着消费也减少。
3.持久收入假说理论
持久收入假说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它也是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的补充和修正。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收入等于暂时收入加上持久收入,相应地,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消费等于暂时消费加上持久消费。但是暂时收入和暂时消费之间、暂时收入和持久收入之间、暂时消费和持久消费之间都不存在着固定的比率,只有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之间存在固定的比率。
式中以Cf表示持久消费,以¥>表示持久收入,K为边际消费倾向,它依赖于利息率、消费偏好和消费者总物质财产等因素而变动。根据持久收入假说,人们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同他的现期收入有关r而是与他的可以预料到的未来收入有关,即与"持久收入"有关,消费者是以他可以支配和预期得到的全部收入的角度来安排现期消费的。一个人尽管目前的收入不多,但如果他决定购买,他可以动用未来的可以预计到的收入,甚至可以把今后若干年内,甚至一生中可以预见得到的收入都预先动用。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大大超过他的现期收入。在经济衰退时期,尽管一个人的现期收入减少,但消费与支出不一定会减少,因为他可以预支未来的收入。
4.生命周期假说理论
这一关于消费者一生中不同阶段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布伦伯格(R.Brumberg)和安杜(A.Ando)提出的。根据这一理论,个人现期消费取决于个人现期收、预期收入、开始时的资产和个人年龄大小。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少年、壮年和老年。而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来看,一个人对于消费的安排应从一生的各个阶段的收入与消费来考虑,现期消费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收入。在少年和老年阶段,消费大于收入,此时就需要借款或动用储蓄来使收入等于消费;在壮年阶段,收入大于消费,壮年阶段多余的收入用于偿还少年时期的债务或储蓄起来用于养老。从财产与消费的关系来看,一个家庭即使没有收入,只要有财产,消费就可以进行。消费与家庭理想中要保持的财产额和家庭实际的财产额相联系。如果财产已经达到理想中要保持的数额,收入余下的部分可以用于消费;如果还没有达到,收入就可能转为财产,而不是用于消费。因此,在任何时期,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总是与它的财产水平(而不是收入水平)保持稳定的比率。当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使得家庭的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其生活水平与消费支出就受到影响。
5.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说理论
这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摩根(J.Morgan)等人提出的一种消费观点。他们提出,以往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收入决定消费,即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数额依其收入多少为转移,而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人们往往是先决定消费,再去为实现其消费决策而设法取得所需要的收入。依照摩根等人的观点,一个家庭的收入分为现期收入和未来收入,二者都受到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甚至家庭生育的时间和数量、子女受何种教育、家长从事何种收入不同的职业等与消费有关的决策,都直接影响到家庭未来入的数量。
此外,消费信贷和抵押信贷等信贷事业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在没有现期收入或收入不足时以信贷方式进行消费。随着经济高度发展,就业的机会增多,因而人们赚取收入的机会增加了,如工作周的缩短便于加班和兼职,人们还可以通过第二职业等途径取得收入。正是由于消费决策影响收入的结果,即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支出的需求去寻找收入,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消费者都可以使自己的购买超过现期收入,即现期消费不受现期收入的制约而受预期收入的制约。从动态的角度讲,本期消费是预期收入的函数。
总之,以上各个假说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范围和角度考察了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同时每一种假说在特定条件下有可供参考之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中凯恩斯用三大心理规律解释了有效需求不足形成的原因,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刺激需求,重视消费问题,进而用消费信贷刺激消费,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找到理论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提出一个人的消费支出要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受到邻居、亲友、同事的影响,对消费行为认识的发展是一项贡献。持久收入假说强调了消费者未来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考虑了消费者预期收入对补充的消费能力的影响,阐明了个人消费支出不仅与现期收入有关,而且与预期收入有关。生命周期假说成功地考虑了个人储蓄与总量储蓄关系,并假定一个人总是想把自己毕生和全部收入在消费支出中进行最优的分配,以便得到一生最大的满足。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说说明了信贷事业对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说是比较令人信服的关于理性消费行为的理论,它们反映着许多客观存在:人们的确为退休储蓄,因此全部周期是重要的,并且人们确实有意使好坏年份间的消费稳定,因此持久收入的因素也是重要的。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说的共同特点是:预算约束是跨时的或终生的,这必然导致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说附加外部环境设定——没有流动性约束,即在某一时点上,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可能超过当期收入,这时消费者如果没有可以利用的以前所得资产来弥补当期收入的不足,就必须具有不受约束的借贷能力,这种借贷正是我们所讨论的消费信贷。也就是说,发达的消费信贷可以把消费函数中的收入,从当期收入转化为持久收入或终生收入,从而改变对消费的预算约束条件,使消费者的消费适应在扩大了的收入基础上,从而对当前的消费增长产生倍加作用。这一点十分重要。人们通过消费信贷便利,改变了消费对当前收入的依赖,把消费与一生的财富联系起来,理性地安排消费数量,缩短当期消费与远期消费的距离,使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能够在收入的不断变动中保持相对稳定,以避免在工作或收入不稳定时出现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剧烈波动。这一点在人们收入下降时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这时能够很容易地借到钱,他们就不至于减少消费。原因是,人们不喜欢消费的剧烈变动,尤其是"由奢入俭难"。没有收入或财富的大幅度增加,一般不会很快扩大消费;同样,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会压缩消费开支。 (www.Ha im AxX.com)
正是基于消费信贷对消费的稳定作用,笔者认为,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这种拉动作用表现为三个层次:
保持消费需求的稳定——阻止经济活动下降的扩大一拉动经济增长。在扩大内需过程中,保持消费需求的稳定至关重要,它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的稳定,这可以从消费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得出。保持消费需求的稳定能够阻止经济活动下降的扩大,是由于它能够抵消经济下降的连带效应,一般说来,由于经济的下降,消费者可能会对未来动摇信心,他们因担心工作或收入的不稳定而减少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同时,银行由于担心经济下降趋势恶化,借款人的偿还贷款能力变得更受限制,相应地缩小信贷规模。这些因素的净效应使消费下降,并加剧国民收入最初的下降,从而使经济步入不良的循环。与此相反,在经济下降时,银行通过增加消费信贷的数量,可以保持消费需求的稳定乃至增长,消费品被消费掉了,需求就彻底实现了,就不会出现由于消费下降引起的国民收入的下降,也就阻止了经济活动下降的扩大,从而保持国民收入和居民收入的稳定。坚定和增强消费者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是提高居民收入消费率,进一步拉动消费,并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的基础。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可用于消费的支出增加,经济发展将步入持续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
消费信贷的作用就是使居民基本保持一定的消费增长水平,从而使经济的稳定增长得以实现,持续的消费增长将使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增长,包含着消费增长的重要成分,其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发达完善的消费信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