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与信贷资金
发布日期:2022-10-01 00:29:42 浏览次数:
信贷与信贷资金是两个同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它们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


(一)信贷
信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贷即指信用。它是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也是以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以有条件让渡为特征的价值特殊运动形式。只要商品货币关系存在,信贷的存在便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社会,信贷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借助信贷实现社会资本的再分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用各种信用方式动员、分配社会资金,优化社会资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备行业、齐企业的合理配。因此,倍贷是有效管理、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杠杆。
作为信用中介的商业银行,是借贷双方的代表。银行通过以存款业务为主的多种信用方式,将一些单位或个人暂时闲s的货币资金、货币收入集中起来,形成信贷资金来源和自己的负债;再通过以贷款为主的多种资产业务方式,使信贷资金从银行流出,运用于社会再生产之中。可见,信贷就是银行的信用业务,或者说是以银行为中介的存款、贷款、结算等信用活动的总称,
狭义的信贷通常仅指银行的贷款业务,即银行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向借款单位或个人的对资金使用价值的单方面让渡。
本课程所研究的信贷是广义的信贷。
(二)信贷资金的槪念
信贷资金是作用于银行信贷活动过程中的资金。它是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债券、办理结算等信用方式聚集起来的,主要用作发放贷款的资金。信贷资金是社会总资金的重耍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总资金中区别于财政资金、企业资金的一种独立的资金形态。因此,它既具有一般社会资金预付、周转、増殖的共性,又有区别于其他社会资金琅赛的特殊性。
信贷资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有偿使用、必须归还及这样两重意义上的两权分离。(www.HaimAxx.c0 m)
众所周知,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配与价值补偿在吋间上、数量上经常存在矛盾,一部分单位或个人先收入后支出,或者收入大于支出,于是便会有部分货05资金或货币收入暂吋闲置在他们手中;而另外一些单位或个人,由于先支出后收入,或者支出大于收入,一吋间便会感到资金短缺,产生暂时性的资金需求。上述时间差、数量差的存在,便自然产生了聚集与重新分配社会闲置资金以调剂余缺的客观要求。银行承担了这种社会职能,在银行动员和重新分配社会闲置资金的过程中,资金不断地流入和流出,涉及三方当事人,形成r双ffi债权债务关系。双運: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均是以资金的所有权与使川权的分离为条件的。(昆明私借①36-o⑧71-O②03)
拥有闲置货币资金、货币收入的所有者,将款项存入银行,即将这部分款项存期内的使用权暂吋让渡给了银行,使自己取得了债权人资格;银行则在承认存款者所有权的前提下,取得了该款项存期内的使用权,成了债务人。之后,银行又转而以信贷资金所有者身分,向借款人发放贷款,让渡使用权,与之建立第二重债权债务关系。贷款和存款到期,借款人和银行必须分别将所借款项如数归还银行与存款人,并分别支付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贷、存款利息分别代表债务人对各自债权人所有权的承认,是债权人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
诚然,归根结底,银行不过是作为最终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代表",成为他们双方的借贷关系的媒介。尽管这种实质意义上的借贷关系更能从根本上体现信贷资金两权分离、有偿使用、必须归还的特点,然而,正确认识和分析由于银行介入客观促成的双重债权债务关系,对于把握信贷资金的本质,对于正确认识在金融信贷活动中银行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全面科学地管理金融信贷,_极为必要。
信贷资金的上述特点,两权分离是主要的,起决定的作用。正是因为信贷资金的使用者只有约定期限内的使用权,并无所有权,所以才必须有偿使用,到期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