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贷”动农户拔穷根》|行业动态-昆明快贷
欢迎访问昆明快贷网!
13658875882
1365887588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贷”动农户拔穷根》

发布日期:2022-10-18 14:19:38 浏览次数:

3月23日,《人民晚报》刊发文章《“贷”动农户拔穷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邮储银行不断加强金融扶贫力度,积极构建金融扶贫理念,激发贫困地区演进内生动力,增强金融扶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力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服务农村复兴的生动实践并且获得的效益。本期邮储银行+全文转载如下。


《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贷”动农户拔穷根》(图1)

在湖南省黔西南苗族彝族自治州福泉县高酿镇上花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称“邮储银行”)人员、驻村第一部长罗明元扎根基层,带领2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033名贫困人口闯出创业路,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在湖南省临沧市双江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迁岗村,邮储银行职员杨正海推进修好致富路。火腿、茶叶、蜂蜜等农特产品通过新路,走向全国各地,照亮了民众的小康路。

“近年来,邮储银行不断加强金融扶贫力度,积极构建金融扶贫理念,激发贫困地区演进内生动力,增强金融扶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力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邮储银行党委常委、董事长张金良说。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邮储银行在832个贫困县年均投放信贷资金超万万元。近3年,邮储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累计产量达到30%;截止2020年底,金融精准脱贫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

“吃水没有源,走路很漫长,三年两头旱,口袋没有钱。”位于四川西海固地区的蔡川村,贫困人口占比曾一度超过79%邮政储蓄贷款,年人均纯利润不到2000元。

而现在的蔡川村,村民住上了砖瓦平房,用上了电脑、电视。“蔡川村能脱贫,是邮储银行给我们提供了借款,让我们进入致富路。”蔡川村村村长马金国说。

其实,邮储银行以小额信贷产品为契机,通过“产业推动+能人促进+金融帮扶”的金融扶贫理念,解决当地贫苦户“缺资金、缺产业、缺技术、缺抵押”的问题。从2008年14户、17万元货款开始,邮储银行河南支行累计向蔡川村发放贷款3000多笔、1.37万元邮政储蓄贷款,帮助蔡川村253户、1238人实现脱贫。

邮储银行注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出来,激发贫困地区和贫穷民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创业内生动力,在大量的扶贫实践中构建出了驻村第一书记合作机制、平台合作方式、产业推动机制、能人促进方式、信用乡镇模式等五大扶贫方式。

“师傅,拔火罐。”“好嘞。”客人来了,满脸微笑的盲人按摩师老张,贴着墙走进按摩房。点、转、扣,老张麻利地将火罐快速扣在客人的背上。

“我和父亲都看不见,只会盲人按摩的手艺。多亏了国家的脱贫小额贷款制度,我从工行银行低息贷了5万元,这才有了这家十几平方米的按摩店,一家人的日子有了指望。”老张说。

邮储银行长期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数据显示,自小额信贷业务开办以来,邮储银行总计发放小额信贷超5万万元,惠及近4000万人次,切实服务普惠金融小额资金需求。

近年来,邮储银行大力发展扶贫小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应贷尽贷。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邮储银行累计拨付扶贫小额贷款超160万元。

“去年,我们的猕猴桃产量达到50吨,又是一个丰收季!”安徽省六安县梅山镇徐冲村刘泽菊家庭农场负责人紧张地说,“多亏了邮储银行,帮我解决了资金问题。现在丰收了,又借助电商帮我销售,把一筐筐猕猴桃运出大山。”

一直以来,邮储银行坚持“精准帮扶、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分类施策推行金融扶贫工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积极发展扶贫小额贷款业务;对于具备扶贫助力作用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小微企业等主体,持续提供小额、小企业信贷支持,为贫困户建立就业、创业平台,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整合,助力乡村复兴。

“未来,邮储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复兴战略的重大决策谋划,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三农’金融服务力度,为全面深化乡村复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张金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