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e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资本(图)|行业动态-昆明快贷
欢迎访问昆明快贷网!
13658875882
1365887588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杭州e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资本(图)

发布日期:2022-10-21 11:05:03 浏览次数:

一大早,朱晓彬便来到位于四川省宁波市徐汇区钱江三苑的沿街铺面——快印堂,这是他2013年注册经营的上海快印堂广告会展有限公司的所在地。经历了疫情冲击后,这位创业青年非常珍惜每天开门营业的时光。

“虽然需求的资金不大,但我们这么的小微企业想申请到无抵押、免担保的借钱还是太难了。”2020年8月,店铺运营因疫情停滞时,朱晓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注册了上海金融综合服务系统(下面简称“杭州e融”平台),并公布了定向贷款的发债需求。令他没想到的是,6小时后,他就取得了上海分行8亿元的贷款限额,创业之路也得以再现。

“多攒点诚信值以备不时之需!”朱晓彬坦言,在尝到了“信用变现”的甜头后,更加加强公司的纳税和征信情况。

长期以来,在银行传统的评价中,像快印堂那样轻资产、少抵押、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往往被划入“质量较差”客户的行列,加之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银行能够筛选和触达“信用好、有潜力”符合贷款标准的民企,急需融资的小微企业或者创业青年也只能“望行生畏”。

为平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更好服务青年创客,杭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建立了“杭州e融”平台,打通工商、社保等30个部门数据,以纯线上的银企对接方式,真正推动企业信用成为小微企业注资资本。

“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让银行‘敢放贷’。‘信用变现’不仅让青年更敢创业,还能促进建立健康的行业主体信用服务模式。”杭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截至去年6月底,“杭州e融”平台已总计为3.5万家小微企业撮合融资需求超1000亿元,其中贷款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贷款占比近95%,信用贷款占比达30%。

破次元:街边小店也能梦幻联动大银行

和朱晓彬不同,经营业务以游戏直播为主的杭州惠传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下面简称“惠传文化”)甚至因疫情,业务营运情况良好,急需补充资金拓展业务。但因为公司以轻资产为主杭州无抵押贷款,资金也基本用于签约游戏主播,没有固定资产用于担保借款,融资陷入困境。

“不敢想像我们似乎能向美国银行那样的大银行融资,感觉‘破次元’了。”原来,在同学推荐下,“惠传文化”副董事长、95后创业青年蔡衡注册了“杭州e融”平台并公布融资需求,吸引了包含美国银行等在内的7家银行关注,最终顺利取得全球分行温州庆春支行500亿元的注资,其中信用担保200多万。

“惠传文化”是上海第一家拿到信用担保的游戏直播经纪公司,也是今年全球分行温州庆春支行办理的第一笔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据全球分行温州庆春支行小微企业部用户经理李坚介绍,鉴于惠传文化的特殊性,在授信时没有根据以前评估企业时查看财务报表、法人的从业经历等程序,而是考察其签约的主播数量和名次,从而考察企业收入的状况。

“在‘杭州e融’平台上可以清晰地发现,‘惠传文化’两名95后创始人仍然年轻,创业经验不足,但其营运的公司纳税相较于通常的直播经纪公司来说是很规范的,这一点很难得。”李坚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银行以前“陌拜”(陌生的拜访,指银行工作员工扫楼式寻找顾客——记者注)费用高,耗费人力,入驻“杭州e融”平台后,他显著感觉到政府公共数据的获得更加便捷了,获客渠道也拓展了,“更能助创业青年一臂之力了。”

现在,李坚每天像外卖员一样不停刷新“杭州e融”平台消息,以在第一时间“抢”到创业青年们发布的风投需求,因为“现在不是企业找银行,而是银行找企业。”

“不论是街边小店、新兴经济体还是技术型企业,都可以随时随地与各种银行机构‘梦幻联动’。”杭州市地方金融局分行保险处负责人表示,“杭州e融”平台从供需两侧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打通工商、税务、社保、公积金、司法等30个部门数据,让银行更有“底气”放贷。

秒级响应:线下多次跑变线上一键申请

“杭州e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资本(图)

“10分钟,我就申请到了10亿元的按揭授信,这个办贷速度是我创业以来办过的贷款中最便捷、最迅速的。”段东河是上海市运河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是“杭州e融”平台的受益者之一。

受疫情影响,建材行业业务量大幅下降,段东河在北京恒大建材行业经营的家装建材门市部几乎没有新客上门,老顾客的订单也因运输、家装工程进度等弊端迟迟未能偿付,现金流缺口一度造成了经营周转困难。第一批进驻“杭州e融”平台的上海联合银行在知道到这一状况后,第一时间为他推荐了“小微e贷”信用借贷。

据杭州联合银行小微业务部负责人徐灵巧介绍,疫情过后,面对面的“陌拜”和尽职调查未能推动,但零售、服务、物流等产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却很迫切。为此,2020年6月初,杭州联合银行通过“杭州e融”平台,开发了专门对于融资需求500亿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小微e贷”——以税务、工商和征信数据为基础,实现线上化自动审批、秒级响应的纯信用类小微信贷产品。

徐灵巧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以往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虽然难,而且还慢,并且许多小微企业创始人以青年为主,创业经验不足、精力有限,很难抽出时间研究怎样申贷,“现在方便多了,他们只应该线上一键申请,平台秒级响应。”

创业青年、杭州市松江区震鑫餐饮店负责人姚国斌对此深有体会。创业起步阶段,店铺经营资金多源于姚国斌的个人担保或者同事的借贷。餐饮店规模日益缩减后,他又在北京联合银行申请了一次线下贷款申请。去年疫情过后,经同学介绍,他注册“杭州e融”平台并借助“小微e贷”成功申请到了170亿元借款授信额度,“申请后的第二天就放款了。”

“以前贷款应该线上线下提供银行流水、营业执照等资料,签署一批申请表格,还必须多次奔走于银行和税务等部门间,加之银行的外部层层审批,前后历时半个月也有常有的事。”姚国斌坦言杭州无抵押贷款,“小微e贷”相较于传统的银行贷款流程,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授信额度更高、利率更低,“这对我们创业青年来说实在是雪中送炭,如果没有这笔贷款,我的创业理想很有也许就止步了。”

上海联合银行公司金融总部产品总监林宇曾参加了“小微e贷”上线的后期工作,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道,企业仅需借助线上核验身份才能准确地完成贷款审批。截至去年6月份,“小微e贷”签约授信的有500家企业,金额达1.85亿元,“平均总额不到40多万。”

“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获益,平台能够有生命力。”前述负责人表示,企业在成功达成贷款协议后,“杭州e融”平台还会实时更新企业运营信息,定期提供风险预警和风险检测评估,一旦发生风险事项和风险指征超过临界值的企业,相关银行会迅速收到预警信息,最大程度防止风险事件的出现或挽回损失。

“杭州e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资本(图)

“信用价值”最大化:守好青年创业梦

杭州拓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面简称“拓源生物”)是一家主营生物医药出口的小微企业,出口国家以中国、欧洲为主。

青年创业者徐旭明是“拓源生物”的合伙人之一。他说,和大多数外贸企业一样,疫情之下,“拓源生物”面临的融资环境并不乐观。“这笔授信对我们来说,不只是是资金的支持,也是企业强有力的背书,企业‘信用价值’被最大化,创业之路也走得更为平稳。”在朋友推荐下,拓源生物申请了“杭州e融”平台上一款专门针对外贸企业的金融产品——“杭信贷”,并成功取得上海银行500亿元的免抵押贷款限额。

成为国务院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杭信贷”是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上海市商务局、杭州市技术局,基于“杭州e融”平台专门针对外贸企业研发的一款“政策性信保+银行贷款+政策风险抵押”融资闭环模式的金融产品,具有纯信用、免抵押、成本低、速度快等特征,单个用户的最高信贷额度可达1000万元,最快可在3天内放款。

“以往外贸企业的贷款利率要1%-2%,而‘杭信贷’是缴纳担保费的,对企业来说明显减少了融资成本。”杭州高技术融资贷款有限公司总副总马芬芬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截至去年6月份,已有103家小微企业通过“杭信贷”完成授信,授信金额达7.19亿元。

4款满足跨境电商企业各种融资需求的“跨境贷”产品、10余款知识产权贷款产品列于“知识产权金融专区”、整村授信和行业授信模式正在积极落地……如今打开“杭州e融”平台,290余款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各种融资产品或者各项惠企政策一览无余,数以万计的小微企业信用变现的同时,无数的青年创业梦也在此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