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提出“三支箭”的其中一支就是银行贷款
发布日期:2023-03-22 17:33:18 浏览次数:
每年11月份,习近平总主席在民企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解决民营企业注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随后强调“三支箭”的模式。“三支箭”的其中一支就是银行贷款。
据美国人民银行经理易纲介绍,到明年8月底小微企业信贷系统有什么,普惠金融小微贷款余额为11万万元,增长23%,增长幅度比往年年末高8个百分点。目前有2500多万户民营小微经营主体受到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就业、创业和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立提出,全年国有小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要下降30%以上。完善金融机构外部考核制度,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态有显著提高,综合融资费用需要有显著增加。
国家制定了多项制度鼓励银行加强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银保监会48号文进一步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提出确立的“两增两控”要求:“两增”即单户贷款金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企业信贷同比增长不超过各项贷款同比增长,贷款户数不超过上年同期水准;“两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信贷资产品质水平和借贷综合费用。突出对小微企业贷款量质并重、可大幅下降的管控导向。
去年2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为商业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推行了总体指导方针。
国内民生银行研究院庞宇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实际配套制度落地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鼓励商业银行强化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工具小微企业贷款平台,释放资金用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
二是对民营企业小微贷款推行税收优惠。自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大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信贷取得的本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三是推进商业银行民营、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措施。今年以来,各地依照实际状况纷纷成立或建立民营、小微企业风险贷款财政补偿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良借贷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此外,《证券时报》记者梳理银行半年报看到,国有五大行上半年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小微企业贷款系统有什么,小微企业信贷余额较年初持续下降,部分或者已提前完成小微企业贷款要下降30%以上的目标。以工商银行为例,据其2019年半年报显示,今年6月底,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余额为4402.38亿元,比年初降低1301.24亿元,增长42.0%。2019年上半年累放贷款平均费率4.53%,比2018年首季下降0.42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余额5109.17亿元,较上月末增长1364.89亿元,增速达36.45%,高于全行信贷增长27.65个百分点;有贷客户数94.69万户,比上年末提高22.37万户。
针对将来银行在加强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方面也有这些可发力之处,庞宇辰认为,一方面,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受困于资本金的不足,在信贷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方面存在刚性约束,下一步应该通过国家有利政策条件,通过变革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提高放贷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缺失信用信息的弊端,商业银行在建设数字化信用信息系统方面大有可为。通过与同业、非同业机构间的合作,多渠道搜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并给予线上化,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小微企业信贷的风险信息平台小微企业贷款平台,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
另外,他对记者表示,我国民营企业行业集群化态势明显,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正在逐步变成产业链中的有机构成个别。商业银行可借助大力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的演进,借助产业链核心企业主体信用,实现信用穿透,以自偿性交易融资带动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