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至5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万人创历史新高|行业动态-昆明快贷
欢迎访问昆明快贷网!
13658875882
13658875882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2020年1至5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万人创历史新高

发布日期:2023-04-10 15:07:56 浏览次数:

2020年1至5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万人创历史新高

6月5日,济南市委市政府举行“12项变革攻坚行动”系列发布会的第二场新闻公布会。据市委组织部副主任,市人社局工委主任、局长王壮介绍,2020年1至5月,我市城市新增就业5.9万人,完成任务指标的39.08%,登记失业率为2.01%山东大学生创业贷款,低于年度控制目标;发放稳岗补贴5.09亿元,惠及企业6.3万家,稳定岗位115万个;扣除社保、工伤、失业三项社保费37.93亿元,预计2至6月共计扣除52.18亿元。

2020年1至5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万人创历史新高

市委组织部副主任,市人社局工委主任、局长王壮

此外,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数量达874万人,创历史新高,驻济大学非理工类毕业生有16.1万人,济南生源非理工类大学毕业生4.72万人,加上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制约,就业压力减小,就业任务艰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推进和省委、市政府的工作规定,市人社局会同相关部委尽早研究,加快推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大学结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0年大学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行工作的通告》,集中推行了“五缩减、两加强”的新政举措,促进学校毕业生就业。

一是扩大来济就业规模。

坚持把学校毕业生成为重要的人才资源,认真贯彻省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户籍制度变革推动人才聚集的若干机制》,全面放开对学校在校生、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毕业生来济均可先落户后就业。实施“选择北京共赢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落实“双创19条”,启动“博士后英才集聚”计划、“未来之星”成长计划、“大学生追梦济南行动”,举办优秀学校生创业就业“泉城行”训练营,开展“才聚泉城”系列活动,开通“名校人才直通车”,多渠道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加大“青鸟计划”实施力度,通过征集优质岗位、举办专场招聘、建设“青鸟驿站”等机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有对于性的就业指导。

二是扩大就业岗位规模。

加大中学校、幼儿园园长招聘力度,支持鼓励优秀大学理工毕业生优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新兵征集比例提至义务兵征集任务数的83%、27%。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全面推进税费缴纳、稳岗返还、金融支持等减负纾困政策,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标准由50%提升到100%。国有企业今明两年努力缩减学校毕业生招募规模,新增职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比率不超过50%。2020年3月11日至12月31日,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大学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申请就业登记的,每招用1人,给予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对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和择业期内的院校毕业生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按要求缴交4个月以上社会保险的,按每吸纳1人补助2000元标准予以一次性奖补。对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应届大学结业生到我市十大千亿产业企业就业的,财政部门予以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三是扩大基层就业规模。

加大基层机关选调应届毕业生力度,提高县级以下机关定向招录应届毕业生比例山东大学生创业贷款,鼓励引导毕业生向基层流动。扩大招募人数,放宽学历限制,启动推进“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区县针对择业期内离校未就业高校结业生,开发设置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

四是扩大就业见习规模。

2020年,组织不超过3100人参与就业见习。对因疫情影响见习暂时中止的,相应延长见习单位补助期限。2020年12月31日前,与参与就业实习的院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见习期未满,给予见习单位剩余年限见习补贴。对见习期满仍未实现就业的,可依照本人意图适当延长见习期,并相应延长见习单位补助期限,该项制度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超过50%以上的见习单位,见习补贴标准提高10%。

五是扩大自主创业规模。

毕业年度内,高校结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按每人每月1.44亿元的额度依次扣减相关费用。对择业期内学校结业生,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自主创业,持有营业执照并依照相关条件,可予以最高20多万的创业担保借款,并按要求予以政府补助;依照创业担保借款条件人员在十大千亿产业领域自主创业的,贷款最高限额30多万。持续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大学生参与我市创业竞赛获奖的,根据获奖等次分别予以特等奖10万元、一等奖8万元、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3万元、优秀奖1万元的奖金。

六是强化就业帮扶。

实施高校生一次职业技能培训、一次创业能力辅导、一次就业能力实训“三个一”能力培养计划。支持武汉籍大学结业生留济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院校毕业生予以10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身体残障毕业生等群体,提供“一对一”帮扶,有对于性地加强就业岗位推送工作。

七是强化就业服务。

简化毕业生就业手续,大力推广网上就业服务系统,网上招募实现所有高校(含技工学校)全覆盖、招聘服务推动每位高校毕业生全覆盖。持续举办网络招聘,有序恢复线下招聘,促进更多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就业职位。对离校未就业的结业生,全部并入实名制管理,开展“敲门式”服务,提供推荐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延长报到、档案转递、落户申请的期限,确保服务不断线。

欢迎各位根据上镜单位

提供相应的新闻线索,反映问题!

您还可借助微信爆料平台直接报料

也可接听热线电话反映问题

无论哪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