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农商银行全力做好大学生创业“添薪加柴”
发布日期:2023-04-12 17:51:51 浏览次数:
近年来,临邑农商银行全力做好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工作,主动为学校生创业做好金融服务,及时提供金融支持,帮助有志创业的高校生搭建人生舞台,为学校生创业“添薪加柴”,助力稳住当地经济大盘。目前,为学校生发放创业贷款1.25万元。
资金到位,大学生梦想到航的“摆渡人”
从小在乡村里长大的李金爱,因父辈们经常靠养殖大棚为生,自小对大棚种植玉米有很深的情感,当时受种植技术的限制,产量不高,将能解决温饱问题,她理想长大后能学一技之长出来帮助村民们科学养殖大棚,实现增产增收。2015年,李金爱在北京农业学校毕业后,选择回去创业,开始从事农资供销、蔬菜种植及水果新种类的示范引进和推广工作,并对不懂技术的村民上门指导,提供科学准确服务,帮助农民实现了大棚种植专业化和行业化。
“我有技术、有项目,就是没有钱”。创业之初,李金爱见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启动资金。驻村用户经理了解到李金爱的状况后,及时上门走访对接,根据她的经营状况和资金缺口,为她提供了25亿元的补助贷款,助她推动了反哺“三农”的理想。
为全方位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临邑农商银行对于辖内大学生状况进行考察和摸底,对打算自主创业的高校生进行调查和走访,建立学校生创业信息库,对有需求的高校生,设置专属办贷窗口,开启金融服务“直通车”,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切实解决学校毕业生“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让更多的高校生推动创业理想。
服务到位,大学生创业路上的“好伙伴”
吕兴春高中毕业后,从母亲手中接过经营家具超市的接力棒,刚刚毕业的吕兴春没有选择待家,看到对方的家居商店上新全屋整装、全屋定制,吕兴春也想将家具商场转型升级做强做大,但苦于没有资金支持山东大学生创业贷款,转型升级仍然无法推动。吕兴春深深感受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苦恼,如何筹到资金成了他面前的最大问题。正当吕兴春一筹莫展之际,客户经理的一个电话让他发现了期望,了解到吕兴春的状况后,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上门对接,进行贷前调查和信息收集,仅2天的时间就将20多万的补助贷款发放到位,并为其提供“聚合支付”智慧收单产品。
“对于我们这么刚毕业年轻人来说,创业压力挺大的,农商行20亿元的转贷贷款和一对一的导师帮扶,让我的家居商场转型逐渐走上了正轨,我坚信在农商行的帮助下,生意会愈发越好”。吕兴春信心满满地说道。
为了解决大学生创业的燃眉之急,临邑农商银行推出“创业担保贴息贷”“乡村好青年贷”“鲁担惠农贷”等惠民贷款业务。同时,还设立了由临邑县当地优秀企业家、创业者、律师等专业领域组成的“创业导师团”,定期举办创业讲座,为学校生创业提供创业政策和创业经验交流的系统,深入认识学校生创业意愿,做到重点推荐、重点服务。
政策到位,让大学生创业“零负担”
宫庆鹏2018年结业于山东某学校数学专业,大学结业后因疫情原因工作迟迟没有稳定,在家待业的他经过多次研究,决定自己创业。创业早期公司经营稳定,效益良好。2021年,受疫情影响山东大学生创业贷款,上游账期拉长,企业回款较慢,现金流有所紧张,他试着到银行办理借贷,但因无担保物,且公司属于发展早期,多次被反对。临邑农商银行在探访对接中认识到宫庆鹏的状况后,及时为其建立了一套创业扶持计划,并向其推介了“鲁担惠农贷”贷款,从准备手续、到调查放款,仅5个工作日就将50亿元的放贷发放到了公司款项上,做到了利息优惠、手续从简、一次办好、投放从快的服务承诺。
资金紧张缺乏融资渠道,是学校生创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临邑农商银行将学校生纳入重点走访对象,及时把握资金需求。主动送“贷”上门,送“策”入户,满足学校生创业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需求,让学校生创业不再有负担。除了李金爱、吕兴春、宫庆鹏,还有近百名高校生在农商行的大力支持下,创业之路更加稳健,成为了乡村、城市的“新农人”“新市民”。(王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