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复兴银行模式与哈萨克斯坦小企业贷款项目
发布日期:2022-10-01 00:29:17 浏览次数: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发起成立的银行,主要任务是帮助欧洲战后重建和复兴。从1994年在俄罗斯开办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至今,已扩张到22个国家,共发放53.5万笔小额贷款,合计40亿美元,累计贷款回收率达99.5%,逾期30天以上回收贷款的比率仅占0.63%,是目前国际上进行中小企业贷款比较成功的银行之一。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基本操作模式是:通过代理行来放贷,该行只在基准利率上加1~2个百分点,允许代理行可以收取剩下的6~8个百分点,几乎是基准利率的3倍,代理行对此业务单独考核、单独记账,加强管理,及时撇除坏账。
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以往的操作经验看,确保业务推广成功需多种因素。第一,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必须经过严格、专业的培训,如信贷员一般要经过9-12个月的培训,并经考试执证上岗;第二,选择好的合作银行即转贷银行,一定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实行扁平化的决策机制,小企业有良好记录后需两个人签字放款;第三,要有一个良好的商业运作环境,政府不予干涉。
以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哈")小企业贷款项目为例,下面本文对EBRD模式进行仔细分析。
(1)EBRD项目实施前哈经济金融状况。哈经济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开采及服务业为主,制造业相对落后。最近5年GDP平均增长率为10.4%。目前人均GDP约为2000美元。20世纪90年代中期,哈银行体系混乱,公众对银行缺乏信心,银行吸收资金困难,社会资金严重短缺。银行普遍认为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发展缓慢,造成社会失业严重。在此背景下,为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哈社会经济变革,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以1.7亿美元资金在哈启动了EBRD项目。哈政府对这个项目非常支持,为EBRD项目资金提供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非常必要的担保。由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提供的启动资金比较廉价,期限较长,从而使许多商业银行开始有兴趣成为合作银行,以当地市场利率转贷给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获得较高的利差收益。
(2)EBRD项目实施效果。从直接效果来看,从1998年启动至今,该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3万笔、7.6亿美元,贷款回收率高达99%以上,创造了27万个就业机会。截至2005年底,贷款余额计划增至4.5亿美元。由于EBRD贷款单笔金额很小,平均不到6000美元,受到小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的普遍欢迎。总体上,1万美元以下贷款居多,5万美元以上的贷款笔数只占2%,贷款额最高也不超过20万美元。该项目下的小企业贷款在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为50%以上。90%的客户以前从来没有获得过银行贷款,80%的客户成为银行的回头客。银行因此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为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目前,每I月有5000个客户从该项目得到共约3000万美元的贷款。这样的覆盖面对于一个人口1500万、银行贷款余额只有110亿美元的国家来说,是有一定宏观意义的。
从间接效果来看,EBRD项目对直接参与该项目的合作银行更新信贷理念、提高信贷管理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该项目累计培训2190个信贷员。通过这些信贷人员的流动和升迁,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信贷理念和信贷分析技术得到广泛传播。目前一些银行已经开始自觉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其他类型的贷款业务中。另外,EBRD项目为合作银行培养了潜在的客户。有的借款人由最初贷款几千美元发展到十几万美元,高者达到70万美元。
(3)EBRD项目实施框架。EBRD项目的总体框架是,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选择当地商业银行作为合作对象并向其提供贷款资金;再由合作银行直接向小企业提供微额或小额贷款,合作银行承担贷款风险。在项目实施初期,哈国政府成立的小企业发展基金为合作银行提供了担保,增强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信心。另外,美国、欧盟和日本政府为该项目提供了
1000万美元技术援助赠款。项目具体实施由德国IPC公司负责。IPC公司是一家在微型信贷领域具有25年经验的咨询公司,经'授权具体履行EBRD项目办公室的职能。值得强调的是,EBRD项目实施过程历经5~10年时间,需要有一支稳定和专业的队伍长期专门负责,而IPC公司对项目全过程给予了严格质量控制,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