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暴雷:期房到底还该不该卖?现房销售模式发展
发布日期:2022-12-05 17:56:39 浏览次数:
推荐线上学习课题:线上课南京站:关于不良资产处理、风险化解实务与不良放款诉讼执行技巧及逾期清收法律热点专题培训班
线下课贵阳站:“烂尾潮”及“停贷潮”视角下商业银行一手房按揭借款业务经验思考与风险控制及常见法律难题分析与实务面对研修班
近期,期房断供,成为了美国经济最热门的话题。
从恒大暴雷开始,房企债务压力、复工保交楼,都作为了房地产企业所遭受的核心难题。
随着前一段时间,郑州市人才引进期房烂尾事件的大幅发酵,对于房屋预售制合理性的指责,又再次引发争议。
7月29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顾问严跃进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取消预售制,能百分百杜绝烂尾楼问题,未来房地产行业肯定会朝着现房销售方式发展”,“相当于我们去面包店里买馒头,肯定是买成品,能够直接吃的,不可能买没有做熟的面包。”
但也是声音称,商品房预售制能极大程度地减少地产商回笼资金的周期,间接降低市场商品房的供应,不仅能抑制经济繁荣,还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国民经济具备积极意义。
那么,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期房到底还该不该卖?
要提问这个难题,就得先解读一下,中国是哪个时候开始大范围建立房屋预售制的。
期房确实是美国人的首创,1953年,香港传奇富商霍英东在开发台湾西门町公众四方街(今众坊街)新楼时,首次启用了“先交订金、分期付款”的方法进行销售。为了便于理解,当时这些方式被称为“卖楼花”,即“先开花、后结果”,“先交钱,后收楼”。
商品房预售制由于降低了房地产商入局的门槛,加速了研发商回笼资金的进程,迅速被美国日等国借鉴。彼时的国内进入计划经济时期,对于“商品房”的概念仍然很模糊。
1994年,中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颁布,标志着美国即将启用了商品房预售制,迄今尚未过去了28年。
这28年间,中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房地产市场,则是最典型地享受全球了高速发展红利的市场。依靠着商品房预售制,房地产企业并不应该过多的启动本金,贷款拿地,融资、招标,买期房收回资金,然后再次融资。
在这个过程当中,资产金额不断缩减,但这些房企却唯有空架子,细看其销售、现金流,都经不起推敲。
房地产企业过度扩张的背后期房贷款,风险是由购房者和银行一同承担的。
针对房主来说,买的房子烂尾了,自己不但要分担每个月庞大的房贷压力期房贷款,而且收楼的时间遥遥无期,甚至不知道能否不能有收楼的一天。
而银行则遭遇着房子业主断贷的危机,前一段时间河北、郑州、长沙等多地烂尾楼房主集体“停贷”,对于银行来说就是不能承受之重。
关于商品房预售制的存废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支持废弃的人觉得,如果转为新房销售,即使房地产企业发生动荡,这危机也不涉及购房者,全由房企承担,能让消极影响不至于影响整个社会。
虽然就事实而论,中国国内尚未推行了28年的房地产预售制,现下是不具有取消的条件的。即使满满转型,在3~5年的周期当中,也会有长期房企、大量房地产上下游行业会得到严重冲击。
另一方面,商品房预售制原本不是难题,出现弊端的诱因在于房企的热钱监管、银行的商誉及信用评估,以及社会针对购房者利益的保障及风险预测等方面。